龙泉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

龙泉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

ID:9821899

大小:175.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5-11

龙泉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_第1页
龙泉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_第2页
龙泉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_第3页
龙泉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_第4页
龙泉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_第5页
资源描述:

《龙泉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龙泉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龙泉市委关于推进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明确龙泉生态精品现代农业今后三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紧扣长三角消费需求升级与龙泉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坚持”特色特产、绿色精品、生态高效、错时错位、专业规模、优质优价、文化创意”的发展理念,以“两区两园六业一中心”建设为主平台,实施“产业培育提速、产业平台建设、产品质量优化、科技服务提升、经营组织化提高、生态循环创建、农

2、业设施改进、产业文化融合”等八大行动,培育一批质量保障、文化传承、功能多样为一体的生态精品农产品与农业休闲养生产品。进一步打响中华灵芝第一乡、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核心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和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得到广泛应用,按照“生产标准化、产品精细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绿色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工作目标以“一产基地规模化提品质、二产加工园区促集聚、三产服务全程化扩市场”为目标,以生态精品现代农业项目为载体,

3、实施生态精品现代农业“185“21行动计划,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精品农产品生产基地。到2016年,争创丽水市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县、8个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乡镇,培育15家生态精品农业示范企业(其中精深加工企业5家以上)、15家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合作社、150家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家庭农场(专业大户)、150个生态精品农产品,带动农户1.5万户,生态精品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5%以上。三、工作重点(一)实施产业培育大提速行动1、实施食用菌提质增效工程。以创建全国食用菌安全出口示范区为抓手,以建设食用菌出

4、口示范基地和菌棒集约化加工厂为重点,稳定香菇、黑木耳栽培数量,继续保持食用菌产业在新品种、新工艺推广应用方面的全省领先水平。充分利用中华灵芝第一乡的招牌,加强与剑桥大学等国际一流科研院校的合作,在北京召开灵芝产业发展研讨会,提高龙泉灵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深做特做精做强灵芝产业。加快推进“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食用菌示范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到2016年,建成食用菌出口示范基地40个,集约化菌棒加工厂60个,食用菌标准化率达85%,集约化率达60%。2、实施金观音茶产业促进工程。做好《龙泉市茶产业、茶旅

5、游、茶文化发展规划》,重点实施茶产业发展“六大提升”工程,进一步扩大金观音特色茶园面积,提升茶叶加工水平。加快推进龙泉茶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开展龙泉金观音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和龙泉金观音红茶标准制定工作,把龙泉建成全省最大的红茶、乌龙茶生产基地,着力打造浙江红茶之都,龙泉金观音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到2016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8万亩,其中金观音特色茶园面积6万亩,千亩以上茶叶特色村达到10个,培育茶叶骨干龙头企业10家,优化改造和新建标准化茶厂20家。3、实施山地蔬菜“双增双拓”工程。以高山蔬菜和近郊大棚蔬菜为

6、发展重点,增加商品蔬菜和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壮大蔬菜营销队伍,进一步拓展大中城市市场,打响“龙泉绿”21蔬菜品牌。探索中海拔地区一年两季栽培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到2016年,全市商品蔬菜基地面积达到6万亩,其中高山避雨大棚和近郊钢架大棚面积3000亩,建成集约化育苗中心1个,建成“龙泉绿”放心菜配送中心2个,建成放心菜配送基地15个,建成保障型蔬菜基地1500亩,培育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蔬菜经营主体5家。4、实施生态循环畜牧业工程。大力推进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走养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品种优良化、特

7、色养殖多元化、产业带动品牌化、农户合作资源化之路,努力打造全省环境最优的生态畜牧业养殖基地。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提升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到2016年,全市建成特色生态循环养殖基地100个,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10个,培育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大型肉禽生产加工企业1家。5、实施中药材培育工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以地道骨干药材为重点,大力培育和服务于“丽九味”,加强药材基地和专业户的建设,正确引导药农参与药材生产,积极深化药材加工,完善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的建设,强化医药市场管理

8、,推进中药材产业化经营,促进中药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量作出贡献。到2016年,全市建成中药材标准化基地15个。二、实施产业平台大建设行动1、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平台。重点加强农田基础设施、“三新”技术推广、农田质量提升、稳粮增效模式推广和育秧烘干中心建设等。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推广粮经多熟制技术,实现农田复种指数达到或超过200%,其中一季种植粮食作物;推广先进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