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城市改变中国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城市改变中国

ID:9814258

大小:4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10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城市改变中国_第1页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城市改变中国_第2页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城市改变中国_第3页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城市改变中国_第4页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城市改变中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城市改变中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城市改变中国导语: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成为中国奇迹最重要的支撑。将中国城市的发展概括为:经济活力、宜居城市、智慧城市、开放城市、一带一路、城市化水平、创新水平等关键词,并依据关键词盘整城市发展的典型案例,树立新的标准,为中国新型城市的发展提供必要参考。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指出,21世纪全球经济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二是中国的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将是区域经济实力提升、国家竞争力增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会对全球经济局势产生重要影响。如何评价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是中国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调结构"、

2、"重优化"的大背景下,判断"哪里过热?""哪里遇冷?"无疑是做好城市发展中"加减法"的根本前提。中国城镇化的内涵与衡量城镇化水平的基本指标城镇是区域经济的核心,一方面集聚大量人口、资源、技术和信息等资源,另一方面又引领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带动区域产业、技术和竞争能力的增强。正因为如此,城镇化水平常常作为区域或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度量指标。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中,将国家的产业和城市化发展作为核心参考要素,经济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转变以城市社会形态演变和产业转型为重要标志。弗里德曼在核心-边缘理论中指出,区域开发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区域核心城市出现、强化的过程,也是核心城市对区域

3、经济产生极化和扩散作用的过程。如今,我们已经习惯于采用城镇化水平来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水平,来比较经济竞争的实力与基础,来判断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潜力。一些城市管理者常常倾向于将城镇化理解为城镇人口的增加,事实上,城镇化是一个城镇综合发展的过程,其内涵包括但不局限于城镇人口的增长,城市地理学中将城镇化的内涵划分为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人口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比重逐渐提高的过程;二是地域城镇化,指在地域空间上,农村地域逐渐转化为以人口的高度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地域的过程;三是经济活动城镇化,指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在地理上聚集,以及生产方式日益趋向于城镇经济特征

4、的过程;四是生活方式城镇化,指随着社会身份、职业、社会角色等的变化,人们在行为方式、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社会交往、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综合素质等方面,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的过程。这四个方面往往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城镇发展,带动城市扩张,引导乡村向城镇转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城镇化率来衡量城镇的发展水平,并以人口指标最为通用,即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作为城镇化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城镇化率2015年已达到56.1%,比2010年底的49.7%增长了6.4%,这也标志着中国的人口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另外,各等级城镇的数量、规模等情况也常被用来衡量城镇体系的发育程度

5、。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必然带来用地的增长,因此建设用地大小也常被用来比较不同城市的城镇化水平,中国建设用地总面积已从2010年底的3.98万平方公里增长到2014年底的5万平方公里,4年间增长25.6%,远远超过了人口城镇化的增长速度。如今,节约用地和保护生态也成为城镇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城市盲目扩张和蔓延的问题越发突出,"精明增长"、"紧凑城市"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导向,城镇化开始重视城市内部更新和空间填充,并逐渐提出土地集约利用和控制城市边界的需求。因此,我们采用人口标准、用地标准、城镇体系、空间集约四个角度来梳理"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的发展成果。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四个关键指数看未来中国

6、城市发展从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来看,中国超大城市的发展已经在多年快速增长之后,到了一个瓶颈期。其城市规模的继续扩大,不仅很难提升其城市化水平,反而会带来城市经济活力与市民生活品质的相对下降。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中国超大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尤其是1990年以后增长更加迅速。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1081.9万,2010年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为1961.2万人,其中2000-2010年间增长了604万人。上海市的常住人口也从1990年的1334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301.9万人,其中2000年-2010年10年间常住人口增长了66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

7、44%。人口过度集聚已成为中国超大城市人口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尤其是中心市区的人口密度不断增长,人口最密集的城区人口密度可达2~4万/平方公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市虹口区人口密度最高(3.63万人/平方公里),黄浦区次之(3.46万人/平方公里);北京市的核心功能区常住人口密度达到2.34万人/平方公里,其中西城区为2.46万人/平方公里;广州越秀区人口密度达到3.42万人/平方公里。1990-2010年间,北京市的人口密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