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84428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9
《中国汽车在未来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汽车在未来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中国汽车在未来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6中国汽车在未来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中国汽车在未来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已经走过了一条曲折,复杂和艰难的发展道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产业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汽车业是被誉为我国支柱性和主导性产业,但是实际情况让人不容乐观,我国汽车产业具有先天的不足,如起步晚,发展初期受政府的管制,这些使得我国汽车业的发展走了很多的弯路,至今都没有真正的撑起支柱产业这杆大旗。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
2、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汽车产业的一些后发优势逐渐地显现,这是我国汽车产业腾飞的征兆。所以,挖掘,发挥后发优势,正确地引导其向国际竞争优势发展是我国后WTO时代的需要,是我国汽车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需要。我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优势(一)宏观的政治,经济环境优势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国民经济正在稳步,健康,快速的增长。从1978-2009年的31年里从8622亿元增长到33.5万亿元,GDP的增长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的速度,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的持续增长,综
3、合国力的增强,使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日益攀升,同时国家给与汽车产业极大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取消了一些与WTO6中国汽车在未来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规则不相符的规定,完善了政府审批制度,在扩大经营范围等方面给与企业更大的自主权,在销售服务领域进一步对国内外资本开放等等。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增强了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吸引国外资本,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有利于我国成为汽车产业中心这一目标的实现。这些无疑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极为重要的后发优势。(一)产业发展环境优势我国的汽车产业经历五十多年的发展,硬件设施已经相对完备。通过合资
4、,学习外国经验使我国的汽车产业在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对汽车产业的运营方式,发展规律等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同时,影响汽车产业发展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发展也相对完整,它们作为汽车产业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为整个汽车产业的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现代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发展现代物流为我国商用车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需要货运车,专用载货车,集装箱车满足物流业的发展。此外,钢铁,能源,电子和新材料等工业的发展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三)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优势1.私人汽车拥有量和驾驶员的数量不断的增加长期
5、以来,我国汽车价格偏高,各种项目的税费较高,还有如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不足,汽车维修服务市场混乱,交通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使我国的汽车消费处于一种受压抑的消费状态。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了明显改善,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违背经济规律的抑制消费现象被打破,形成了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之势。6中国汽车在未来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2.人均收入我国GDP持续增长2010年我国GDP将达到3.20亿美元,人均超过2000美元。轿车进入家庭的趋势将持续增长。3.汽车降价国内市场的汽车的降价狂潮迭起,也刺激了汽车的消费(四)资本投资优
6、势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的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表现为储蓄率过高,城乡居民的储蓄额不断增加,一些人为因素造成人们的持币待购现象。而如今政府对轿车消费采取鼓励态度。所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有足够的投资能力,这种潜力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优势。另一方面,汽车工业的实际投资总额在逐步的增加,其中基本建设投资额,技术改造投资额,引入外资额在不断的增加,也是作为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优势。(五)劳动力资源优势1.汽车业从业人数数量大2.劳动力成本低3.劳动力素质不断增加4.劳动生产率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劣势(一)汽车业投资相对缺乏,研发能力薄弱6
7、中国汽车在未来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总体来说,对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的汽车工业整体投入不足,自己相对缺乏,尤其是在汽车生产企业的科研开发投入和能力,与外国较大的汽车企业相比仍远远落后。一汽,东风,上汽等主要汽车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在销售中所占的比重太低。(二)汽车企业不具有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度低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没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汽车工业。但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投资仍显不足,投资比重占不到整个汽车工业的30%。地方、部门零部件工业自成体系,投资分散重复,没有形成按专业分工、分层次、合理配套的产业结构,难以体现
8、规模效益。根据对120种零部件工业的调查,同一种零部件有20个以上厂家(不含乡镇企业)生产占60%,最高可达65家生产。由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生产,带来的结果是生产批量小,技术及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难以体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