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83870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9
《论我国村治模式的演进与农民利益的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我国村治模式的演进与农民利益的实现 [论文关键词]村治模式;利益;村民自治 [论文摘要]中国的村治制度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经历了皇权统治下的村治模式、人民公社式的村治模式以及村民自治模式之后,我国的村治模式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跨跃。但是纵观这一演进的过程,我们看到唯有发轫于农民群众之中、植根于乡土社会之上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实现和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在农村社会之中,农民群众是最主要的利益主体,甚至从全国来看,我国历来从事农田耕种的农业人口也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但无论是皇权统治之下的村治制度,还是建国初期人民公社式的村治模
2、式,都不具备保障农民利益的实际功能,反而实现的不是统治者的利益就是农村社会中“权威人士”的利益。这往往激起底层劳苦大众的不满和反抗,使得中国历史上基层政治制度很不稳定,时常发生改革和变迁的状况。直到1983年之后,我国广大农村开始实行了以村民自治为主的基层民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说空前地促进了农村利益主体的繁衍与滋生,也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民阶级内部各主体利益的实现,是迄今为止发展最成熟、利益实现功能最强的村治模式。 一、皇权统治下的村治制度与农民利益的实现 传统皇权统治下的村治制度根系于以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为基本内容的封建宗法制度
3、之上。齐国管仲在加强地方管理的同时,在中央政府之下增设了县、乡、率、邑四级行政机构和官职。从这一设置起,开始有了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雏形;同时依托宗族制度,以户为单位进行编制,组建了战时打仗、平时耕作、军民合一的“什伍制度”,即“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初步形成了影响皇权统治达数千年之久的“编户齐民”制度①。之后,又经过了秦、北魏、北宋、元朝等多次改革。无论如何变革,表现出来的总体特点是:皇权要通过族权渗透到农村社会当中。这一方面是因为地域辽阔,国家财政开支无法支付国家政权直接在村庄层次上建立,从而要依赖地方宗族组织对民间社会进行管理;
4、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族尊乡绅在地方的影响力较强,较外来官员在村治管理上更有优势,从而要通过宗族加强对农村社会的控制。 在以皇权为核心的行政力量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关系相交织而形成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在国家层面,以君主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权威至高无上,利益不容侵犯;在农村社会层面,乡绅、宗族势力依托自身相对独立的地理生存空间,运用宗法等级观念,在地方施行小范围的专制统治。相对于此,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及其私有财产从降生之初就陷入极端卑微的境地,民众连私有财产权和生命权都不能真正为己所有,何谈其他利益的实现呢? 传统村治制度随着专制皇权的终结而
5、解体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再次试图通过建立乡村秩序维护其专制统治,但均告失败。而后,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开始逐步走向现代化。 二、人民公社式的村治模式与农民利益的实现 1949年建国以后,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广泛的土地改革运动,建立了互助组、合作社,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人民公社式的村治模式。 人民公社肇始于1958年8月,中央做出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认为“人民公社将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它将发展成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因此,决议之提出随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要建立农村农、林、牧、副
6、、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互结合的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乡党委就是社党委,乡人民委员会就是社务委员会。村一级组织由原来各小社联合,改为生产大队或耕作区。生产大队既是基层的集体经济组织,又是基层政权组织。它把原来的各小队改为生产队或耕作区。生产队是组织劳动的基本单位②。据统计表明,在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74万多个农业合作社迅速合并成26500多个人民公社,参加人民公社的农民12690多万户,占农民总数的99.1%③。这样,人民公社化运动很快推向了高潮,至同年9月底全国已基本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人民公社创建的初步构想是:
7、通过全民所有制,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加速实现农村的共产主义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公社组织无论在经济层面还是在政治层面上的“一体化”使农民的利益严重受损。从经济利益角度来看,公社将农村小私有制、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多种所有制下的土地、牲畜财产被视为当然的公社生产资料以行政手段无偿占有。公社实行按“劳动日工分制”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这种制度由于存在着男女同工不同酬和干多干少一律平均分配的弊端,导致的结果是劳动贡献与劳动价值的背离。这样就不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公社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④,也严重侵犯了农民的经济利益。从政治利
8、益角度分析,高度集中的权力体系剥夺了农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也解构了政治参与的基础。农民的政治参与主要表现为响应上级号召维持高度一体化的行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