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的言语风格

论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的言语风格

ID:9780169

大小:5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8

论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的言语风格_第1页
论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的言语风格_第2页
论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的言语风格_第3页
论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的言语风格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的言语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语言的模糊性和模糊的言语风格摘要:模糊语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交际学的角度探讨了什么是模糊语言,其产生的原因以及模糊的言语风格在交际中的应用。关键词:模糊语言交际信息一、语言的模糊性1965年美国家利福尼亚控制论专家查德(L.A.Zedeh)在《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andControl)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模糊集》(FuzzySets),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为语言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标志着科学思想方法的划时代变革。自那以后,产生了一系列新科学:模糊数学,模糊逻辑学,模糊语言学,模糊心理学,模糊修辞学等。关于语

2、言的模糊性,国内外学者均有一些精辟的论述。IsraelScheffler在其BeyondtheLetter一书中指出,模糊性是描写词语的一种普遍特征,它与标准逻辑之间有根本性的冲突,是与种种形式的不可确定性(indeterminacy)密切相关的;.Kempson在《语义理论》一书将词的模糊性分为四类,即:指称模糊(referentialvagueness),词义的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ofmeaning),词项意义缺乏确指(lackofspecification),词项确指意义的析取(disjunction);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B.Russell)曾指出:“一

3、个词语具有一个或多或少的模糊的意义。”美国哲学家布莱克(Black)也有这样的论证:“模糊性,虽然是模糊的符号所表示的那个系列的一个客观性质。”金秋在《外国语》上指出,词义的模糊性是由于一个词词义的内涵或外延难以准确地确定而产生的词义范围边界不清晰的现象;文旭在《中国翻译》上认为,模糊性就是指词语所指范围的边界不确定的这种属性,并进一步指出,自然语言中的绝大多数词都是模糊的。俞如珍在《外国语》说,模糊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词的模糊性,因为只有词是表达概念的,也只有概念的外延才可能存在界限不确定的模糊问题。词的模糊性是指词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没有明确的界限;朱达秋认为,人脑的重要特

4、点之一,就是能对信息进行模糊识别和模糊处理。在人类实践和认识过程中,模糊概念,模糊判断,模糊推理等是人类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本质的重要途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卫志强先生则认为:“模糊语言学既然以查德对模糊所下定义为依据,另一方面,既然‘模糊’一词就相当模糊,那就也应该允许各家根据自己的‘模糊’这一概念的理解去进行探索。”二、语言的模糊性产生的原因模糊语言的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1、与自然界本身的概念界线模糊不清和人的认知能力有限有关在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都是没有精确边缘的,这与自然界本身的概念会模糊不清有很大关系。以时间和空间的划分

5、为例,霍克斯(T.Ta),没有固定的不可改变的界限或划分,每种语言都根据它自身的特殊结构去划分时间和空间”。如:“春”,“夏”,“秋”,“冬”这四个词语在人们日常用语中所表达的概念就上模糊的,它们之间很难找到一种泾渭分明的界限。“现在”同“过去”,“将来”之间也不存在可以一刀切的界限。“现在”既可以包括过去,也可以包括将来。难怪李大创曾经说过:“过去未来皆现在”,莱布尼茨也说:“现在怀着未来的身孕,压着过去的负担”。以上谈到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最大特点是:无论人的认识如何深化,其模糊性是永远存在。另一类模糊源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有限。大千世界

6、里,客观存在着无穷无尽的事物,我们想用有限的词语去描绘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不但无力穷尽千差万别的客观事物,有时面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人可能由于职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社会经历、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语境里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联想。因此,面对森罗万象的客观事物以及概念和所指的不一致,人类不得不采用抽象概括的方法,借助较少的语言单位表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如果不这样做,语言就会变得十分累赘。因此,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时,词的意义不一定要等于客观所指,只要不影响交际,我们使用的词语无须像某些客观事物或概念那样界线分明。语言打破客观事物或概念的界限,用

7、同一个词表达各种不同的感觉,就可以大大节省语言单位。这是语言模糊性存在的内在原因。2、与发话人讲究交际策略和接受者具有信息解码能力有关在语言交际中,交际者出于各种考虑,常常故意使用模糊词语,运用反语.比喻.夸张.委婉等修辞方式,有意把话说反,说大,说小,有意不把话说全,说明,说准。如,“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话中,发话人使用比喻来模糊时间和金子的界限;而对一个不招人喜欢的人说:“你真好”,发话人则是用反语模糊好与坏的界限。人们通常所说的“一目十行”,其实是以夸张的手法模糊表达“某人记忆超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