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川陈家坡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

高川陈家坡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

ID:9778816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8

高川陈家坡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_第1页
高川陈家坡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_第2页
高川陈家坡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_第3页
高川陈家坡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_第4页
高川陈家坡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川陈家坡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川陈家坡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摘要:在对陈家坡滑坡进行现场地质勘查、现场试验及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滑坡基本特征、分析了其形成机制与演化过程。并用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法对该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稳定性系数为1.168;暴雨状态下处于欠稳定状态,稳定性系数为1.05;地震状态下(Ⅷ级)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稳定性系数为1.065。两种方法计算滑坡稳定系数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关键词:陈家坡滑坡;高川乡;滑坡特征;形成机制;稳定性评价   FormationMechanismandStabilityEvaluationof

2、ChenjiapoLandslideinGaochuanCounty  CHENGang1,LIShi-min1,CAIMin2  (1.CivilandHydrologyEngineeringColle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HefEI230009,China;2.ZhejiangVocationalSchooloforeover,theslidestabilityunderdifferentitequilibriummethodandnumericalsimulation.Theresultsshostate,anditsstabilit

3、ycoefficientis1.05;thelandslideisinthebasicallystablestateunderseismicloadingagnitudeVIII,anditsstabilitycoefficientsis1.065.Theresultofstabilitycoefficientsobtainedbylimitequilibriummethodandnumericalsimulationaremostlyconsistent.  Keyationmechanism;stabilityevaluation    512汶川大地震在四川全省诱发了大量的滑坡、

4、崩塌、地面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或产生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经初步排查,共诱发山体滑坡9326处,造成了巨额损失。是我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1]。陈家坡滑坡位于安县高川乡二郎村5组(见图1),距离安县50km。512地震当时,坡体发生滑动,造成前缘房屋倒塌破坏,严重威胁坡脚处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  1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  滑坡区属龙门山中山地貌,山体走向北偏东122°~125°。区内山势高耸,谷坡陡峻,梁顶圆缓,局部形成陡崖。滑坡区由于受干河子、茶坪河、苏包河树枝状水系的切割,山体完整性受损。该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

5、气温16.3℃,极端最高气温36.5℃,最低-4.8℃。年均降雨量1261mm。  调查资料显示,陈家坡滑坡周界呈圈椅状(见图2),后缘至坡顶分水岭,高程1155m,前缘潜在剪出口位于居民房后  陡坎处,高程992~1000m。失稳方向122°左右,与主滑方向基本一致。横向平均宽度183m,纵向平均长度207m,坡体中上部平均坡度40°,坡脚处平均坡度15°~20°,滑坡体厚度3~10m。估算总体积为16104m3,属中型滑坡。滑坡体地震后变形迹象主要有:后缘拉张裂缝,宽10~20cm,深20~50cm,垂直位移20~50cm,长度一般10~20m;

6、坡体中部出现多处塌滑区,长度3~5m,塌滑高度0.5~1.0m;坡体前部出现一系列的膨胀裂隙带。近期主要变形有滑坡体下部阶地新修建安置房墙体出张性裂缝以及修建的干砌石挡墙发生鼓胀变形。  地层岩性是滑坡构成的物质基础,也是滑坡稳定性评价和防治工程中首先要查清的问题。经勘查,滑坡区地层岩性由新到老依次为:①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el+dl4),黄褐色含碎石粉质黏土,呈可塑-硬塑状,结构松散,碎砾石含量10%~20%。②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al+pl4),该层主要分布在滑坡体前缘唐王沟内。③泥盆系中统白石铺群(Dgn2),基岩岩性为白云质灰岩,层状结构,中-中厚层构造,岩层产状

7、:倾向320°~340°,倾角40°~45°。基岩倾向与坡向相反,属趋优坡体结构,由于岩层倾向反倾,基岩中无滑动临空面,故基岩稳定性较好,不易产生深层岩质滑坡。其中,滑坡体覆盖层主要为含碎石粉质黏土;滑带土主要以含粉质黏土碎石为主,碎石含量50%~60%,粒径20~50mm;滑床为白云质灰岩(见图3)。  滑坡区位于四川龙门山褶断带与四川盆地结合部,褶皱、断层极其发育,构造十分复杂,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性强,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