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中外文化之间的老生代散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中外文化之间的老生代散文内容提要 老生代散文家是20世纪末中国散文文坛上一批接受过正规中国传统教育、已入耄耋之年的散文家,他们中多数人既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也受过正规的外国文化教育与熏陶。在他们的散文作品中,一方面儒道精神处处闪现,“仁学”、“诚学”等古典文化的精华在他们的作品里获得新生;另一方面他们的散文里也自然浸润着新文化的影响,亦能对西方的文化思想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柏拉图等开创的“对话体”以及现代主义的“反讽”技法,他们均能运用自如。他们的散文在中西文化之间显出难得的洒脱、自如,成为中国当
2、代文坛的一朵奇葩。 老生代散文,指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散文文坛陆续涌现出的一批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作家(有些人同时又是资深的学者或艺术家)所创作的大量凝聚个人独特人生体验与智慧的散文作品。他们在散文创作中所彰显出的人格精神和艺术品格,构成了当代散文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其散文创作,有些是他们艺术人生的第二次“闪光”,有些则是老年之后散文艺术成就的总爆发。这些散文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是职业作家,包括巴金、冰心、孙犁、陈白尘、萧乾、柯灵、汪曾祺等;第二类是学者兼作家,包括金克木、杨绛、季羡林
3、、张中行、施蛰存、贾植芳、黄裳等;第三类是艺术家兼作家,如吴冠中、黄苗子、郁风、黄永玉等。老生代散文并未形成一个“步调一致”的流派,却是一个最具才华的散文创作群落。一大批经典的散文作品出自“老生代”之手,诸如巴金的《随想录》、萧乾的《未带地图的旅人》、杨绛的《干校六记》与《将饮茶》、金克木的《天竺旧事》与《燕啄春泥》、季羡林的《留德十年》与《牛棚杂忆》、张中行的《负暄琐话》与《负暄续话》、吴冠中的《人生小品》、黄苗子的《雪泥印爪》与《世说新篇》,等等。 一 老生代散文家大多出生于20世纪前20年
4、,是生活在世纪之交的最后一批接受过正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作家。其后,传统文化教育日渐势微,建国之后甚至演变成“零星点缀”乃至“彻底批判”。当代散文文坛,除“老生代”之外,可作古诗的作家寥寥无几,真正通晓儒释道的人更是鹤立鸡群。时下许多年轻作家,讲到叔本华、弗洛伊德可能会眉飞色舞,至于孔孟老庄则要“捉襟见肘”。当代散文文坛,只有在“老生代”的作品里,还可见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遗迹”,老生代散文已成为当代“盛载着中国悠久文化历史”的散文园地。如此说来,其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亦不输于艺术创造方面的价值。 老生代散
5、文家,青少年时期大多都受到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很多人都上过正规的私塾,五经和四书则是他们的必读书目。老生代散文家很小就接触到古代优秀典籍,汪曾祺自幼便由祖父教授《论语》、书法,孙犁儿时即可背诵《孟子》、《楚辞》,施蛰存的文学素养更为“家学”所就,从《古文观止》读到《昭明文选》,至17、18岁,中文阅读及写作的能力已然不凡。 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老生代散文家在古代文化方面拥有较深造诣的前提,更为他们老年之后的散文创作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埋下了伏笔。在他们的散文作品中,“仁爱”思想,自然洋溢,儒道精神,处处闪
6、现,古典文化在他们的作品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和弘扬,真可谓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晚年的孙犁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上,从对经典的情感伦理和世事忧患,这是一种仁义之道,是经邦济世、治国安民之道,古代散文也因其对“道”的直接承载而在中国文学史中牢固地占据了“正宗”之地位。孔孟之道方为正宗,仁义礼智信“五伦之常”也便成了中国古代散文言道抒情的基调取向。言道、抒情似有矛盾一面,然而正因它们所共有的传统“仁学”的基础达到了完美的和谐与统一。“仁学”,已然成为民族文化心理同一性结构的必要基础。老
7、生代散文亦然传承此道,也可以说是当代文坛对于“仁学”、“儒道”有所弘扬的唯一一批作家。“仁爱”思想、“温柔敦厚”总是自然地洋溢在老生代散文里,它可优化人与人间的关系,更可改善个人的精神风貌。杨绛的《忆高崇熙先生》、《林奶奶》等散文,表达了她对善良者和普通老百姓的关爱及对人性美的呼唤。在《丙午丁未年纪事》里,诉说了她所受到了无数次的不公正待遇,但她依然能够发现并无比珍视“同遭大劫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的“同情和友情”,那“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依然是她记忆里不可磨灭的部分。 “诚”学是儒家思想文化中的精粹,老生代
8、散文家凭藉朴拙、真诚的文风承续之,弘扬之。“诚”学源于先秦作品,孔孟论著中的名言警句,诸如《易经·文言》“修辞立其诚”,《论语·学而》“主忠信”,《论语·卫灵公》“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举直错诸枉,则民服”,《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经后世儒学家的不断挖掘和研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诚”学体系。牟钟鉴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