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话语“模糊好”质疑

文论话语“模糊好”质疑

ID:9753643

大小:6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7

文论话语“模糊好”质疑_第1页
文论话语“模糊好”质疑_第2页
文论话语“模糊好”质疑_第3页
文论话语“模糊好”质疑_第4页
文论话语“模糊好”质疑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论话语“模糊好”质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论话语“模糊好”质疑近年来,在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努力中,古代文论话语的重要性往往受到不适当的强调;而古代文论话语的特征与精妙每每又被片面概括。其中一个典型例证,就是“古代文论妙就妙在模糊”论。奇怪的是,此论却至今未受到学术质疑。拙文拟就此略抒管见,以就正于中国文论研究者。一、季老高抬“模糊”语为尽量避免曲解季老言论,兹详引季羡林先生有关论述如下:1996年5月16日,吴江蓝受《中外文化与文论》编辑部委托采访季羡林先生,请季老谈了对文艺理论学科建设的看法,季老为此特地准备了发言提纲。访谈内容后来以“文艺理论建设应改弦更

2、张”为题,发表于《中外文化与文论》第2期(1996年10月)。季老认为:“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一分为二,分析的,中国是合二为一,是综合的”(第2页);“西方思维特点是整体观念不强,是解剖性的”;“我认为,中国的语言好就好在模糊”(第3页);“不能学西方给每个概念下定义。为每个慨念下定义是西方的玩意儿”,“‘风骨’是什么?用西方任何科学术语都说不清”(第4页);“现在外国流行模糊学……和模糊学相关的是混沌论”(第6页),“混沌论等等的兴起,我觉得是西方思想向东方靠拢的朕兆”(第7页)。《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发表了季羡林

3、《门外中外文论絮语》一文,对上述论点作了进一步补充、发挥。他说:“西方主分析,想把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搞个清清楚楚,泾渭分明。但是,根据一般人的经验来看,宇宙间绝对清清楚楚、泾渭分明的是没有的”,“(西方模糊思维)同东方的综合的思维方式却不谋而合”(第128页);“中国这些话语(指“羚羊挂角”等词语——引者),表面看起来似乎很笼统,很不确切……我现在却认为,妙就妙就模糊上。模糊能给人以整体概念和整体印象。这样以来,每个读者都有发挥自己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完全的自由”(第129页)。以上,就是季老关于文论“模糊性”的基本论点。

4、其实,以“模糊”与“精确”区分中西文化,也并非季老独家发明。在这之前,金克木先生就有简明扼要的概括:“外国喜确切,中国重模糊”〔1〕。只是季老有更充分的发挥罢了。但不管怎样,此类主张,不能不引发严肃的学术思考与质疑。二、中西思维并非简单二元对立季老的中西思维“分析”与“综合”二元对立说,是其“文论模糊好”论的理论根基。因此,我们的辨析就从这里开始。西方确有分析传统。但这种传统主要是在近代发展起来的。在古希腊时期,还是朴素整体思维占据主要地位。德谟克利特《宇宙论大系统》一书,就专论整体。他还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的

5、论断〔2〕。到康德、黑格尔,已有对整体思维的强调。到19世纪中后期,则出现了注重事物联系与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你总不好说它是“整体观点不强”的“分析”思维吧?在分析哲学大发展的20世纪,又诞生了“系统论”。以上,均是众所周知的哲学史常识。怎好讲西方只是“一分为二”的“分析”思维呢?中国是有整体综合传统。“五行”、“八卦”和中医,就都是整体思维表现形式。但中国也不乏分析传统。古代文化对“阴”、“阳”两元素的分析,可谓已臻极致。所谓“物生有贰”(《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所谓“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天论》),不都

6、是“分析”思维吗?而古代文化的许多重要命题,诸如“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老子》第二章),“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报任安书》),不都是“分析”与“综合”的有机结合吗?以文论而言,《文心雕龙》之“囿别区分”、“割情析采”就是分析,而“擘肌分理,唯务折衷”(《序志》)则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又怎好说中国思维只是“合二而一”的“综合”呢?以上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了恩格斯的如下论断:分析与综合,“是必然相互联系着的”〔3〕。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只是单一的分析或综合。我们的任务,

7、也许是辨析中西分析、综合及二者结合的细微差别,及其各自的利弊得失。不过这已超出了本文论证范围。在季老眼里,“模糊”似乎也是中国的国粹。而实际不然。被季老引为同道的“模糊语言学”专家伍铁平指出:“科学意义上的模糊性是人类思维的共同特点,而不是什么区别东方人和西方人的特点”〔4〕。这话简直就象是针对金、季二老而发。季老所说的那种直觉感悟式的“模糊”思维特征,也决非中国独家之秘。正如有人所指出的,作为“对显现实际对象的瞬问把握”,“一种精确的直觉”的“领悟”,在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文化中也一直存在〔5〕。同样,中国文化也自古存在

8、追求“精确”的倾向,而并非一味地“模糊”,学术语言尤为突出。汉末的刘劭,就以其“推步详密”、“分数精比”〔6〕为时人称道。中国文化大典《四库全书》的收录标准之一,即“率以考证精核、辨论明确为主”(《凡例》)。极富中国特色的乾嘉学术,也追求“其所辨正,皆确乎不可易”〔7〕,并谓“如桑门以‘不立文字’为最上乘者,非吾儒之学也”〔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