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和谐文化与古代国家关系——从先秦国家关系

浅谈传统和谐文化与古代国家关系——从先秦国家关系

ID:9735630

大小:6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07

浅谈传统和谐文化与古代国家关系——从先秦国家关系_第1页
浅谈传统和谐文化与古代国家关系——从先秦国家关系_第2页
浅谈传统和谐文化与古代国家关系——从先秦国家关系_第3页
浅谈传统和谐文化与古代国家关系——从先秦国家关系_第4页
浅谈传统和谐文化与古代国家关系——从先秦国家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传统和谐文化与古代国家关系——从先秦国家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传统和谐文化与古代国家关系——从先秦国家关系论文关键词:古代国家关系 传统和谐文化 国家关系伦理 先秦时期  论文摘要:中国先秦时期即已产生了许多深刻的国家关系伦理思想。其中,以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国家关系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坚持“为政以德”,为国家关系和谐奠定坚实基础;以“协和万邦”为促进国家关系和谐的总体原则;视“和而不同”为实现国家关系和谐的本质要求;树立“禁暴除害”的用兵理念以保障国家关系和谐。这些思想为中国古代和谐国家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新中国以来的中国国际关系发展亦有重要意义

2、,为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倡导共建和谐世界提供深厚的理论渊源和传统文化基础。  先秦时期的孑L子、孟子、苟子等思想家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很多关于国家之间如何实现和谐的思想,并且“先秦时期在中国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即已形成相当成熟的外交思想、谋略和风格”。这些思想对于我国当前国际关系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参考价值,也是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倡导共建和谐世界的传统文化基础。  一、“为政以德”,奠定国家关系和谐的坚实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坚持“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治国”是“平天下

3、”的基础,正如《大学》所言:“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普遍主张“为政以德”来保持国家的稳定和国家之间的和谐,各国应优先处理国内事情,努力实现政治清明,强调德邻、仁政和国强民富,这是保持国内和谐、促进国家关系和谐的基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治思想曾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所谓德治就是道德政治,主张把道德运用于政治领域,以道德作为规范君主行为、治理国家、处理各种关系的一种途径,运用道德的内在约束力以达到社会稳定和谐的目的。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就把“德”看做是保持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臣闻以德和

4、民,不闻以乱”。“以德和民”则治,就不会发生社会暴乱。孔子第一次明确提出“为政以德”的思想,首开儒家德政之先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认为,周君能够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所以君主应该“修已以安百姓”3J(慨削。治理内政如此,处理国家关系亦是如此。孟子主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道”就是道义,只有将道义、正义作为处

5、理国家关系的出发点,持久的稳定与和谐才会有根本的保障。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德”逐步从个人的道德修养拓展为一种处理国家政治事务——君民关系、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规定,为政以德成为中国古代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途径之一。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为政以德”呢?先秦思想家认为,首先要“爱民”。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信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政理念,认为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社会、国家才能保持安宁和谐。“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孔子将“爱人”作为为政之首,要使社会维持和谐稳定的秩序

6、,首先要以道德原则来对待庶民百姓,这是其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孟子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民本思想,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改立和更换的,只有老百姓才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其次,要“富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德治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施行德治,如果不能给百姓带来实惠,那就失去了其本质意义。孔子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民足是君足的先决条件。只有民足,君民之间方可保持基本的和谐与平衡,社会

7、才能保持和谐与稳定。反之,社会将陷入混乱的局面。“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这些主张都是以“富民”作为“为政以德”的具体措施以实现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最后,还应该“教民”。《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日:‘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又何加焉?’日:‘富之。’日:‘既富矣,又何加焉?’日:‘教之。…孔子主张先让百姓富裕起来,然后对其进行教化。在富民的基础上注重对民众的道德教化,民众就不会萌发犯上作乱之心和非分逾越之想,就会在各自的社会位置上各守其

8、位,各尽其责,社会就可以保持和谐之状。  自从儒家倡导“为政以德”宗旨以来,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凡能做到“为政以德”的,政治都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保持稳定和谐,民族和国家关系和睦;反之.如果统治者“为政失德”,不仅其经济得不到发展,社会和国家关系混乱,还往往加速其王朝的哀亡。  二、“协和万邦”,促进国家关系和谐的总体原则  如果说“为政以德”更多的是通过维持国内和谐而保障国家之间的和谐,那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