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生态农业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ID:9731149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6

生态农业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_第1页
生态农业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_第2页
生态农业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_第3页
生态农业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_第4页
生态农业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态农业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摘要]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而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生态农业逐渐被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因而本文选取发展生态农业的典范湖北省五山镇为研究切入点。该镇以茶业为主导,带动整个生态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该镇的发展模式被媒体称之为“五山模式”,即以生态农业为主导,结合当地发展特点,建设新农村的模式。“五山模式”虽然只是一个个例,但我们却能从这个个例中透析出如何从生态农业着手发展新农村。本文希望通过跟踪调查湖北省五山镇茶叶产业化,来

2、研究生态农业对我国新村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新农村五山模式生态农业茶业产业化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目标,并高度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项内容。这20字方针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布局更加全面。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建设面临着几乎相同的问题,即人口多、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投入高、产出效率相对偏低等。  生态农业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3、摘要]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而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生态农业逐渐被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因而本文选取发展生态农业的典范湖北省五山镇为研究切入点。该镇以茶业为主导,带动整个生态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该镇的发展模式被媒体称之为“五山模式”,即以生态农业为主导,结合当地发展特点,建设新农村的模式。“五山模式”虽然只是一个个例,但我们却能从这个个例中透析出如何从生态农业着手发展新农村。本文希望通过跟踪调查湖北省五山镇茶叶产业化,来研究生态农业对我国新村建设的影响。  [

4、关键词]新农村五山模式生态农业茶业产业化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目标,并高度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项内容。这20字方针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布局更加全面。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建设面临着几乎相同的问题,即人口多、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投入高、产出效率相对偏低等。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仍在继续,甚至有愈演

5、愈烈之势,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如果农业生态环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初衷将无法实现。如何解决农业生态问题已成为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挖掘和梳理生态理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基于“五山模式”的生态农业  谷城县五山镇地处武当山南麓,五山镇素有“湖北名茶之乡”和“山水园林小城镇”的美誉,2005年

6、五山镇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镇”称号。那么五山镇凭借着什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设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呢?笔者在以往的研究中将其归纳为以下五点,即科学规划布局、完善村镇配套设施、净化农村环境、壮大支柱产业和增强农民的文化素质。此后,笔者又进一步对五山镇的生态农业进行了跟踪考察,旨在透析新农村发展之道。  五山镇的生态农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支柱产业——茶叶的产业化发展上。近些年来,五山镇以生产茶叶为龙头,不断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小小茶叶带来了茶叶产业化道路,也撑起了五山山区经济的半壁河山。在全镇,茶叶产业

7、收入占财政收入的70%,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80%,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的90%均来自于茶叶产业。五山镇生产的“五山玉皇剑”茶,自1995年以来屡获国家级、省级金奖,1999年和2001年两度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1年五山玉皇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被湖北省旅游局定为“全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省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如今五山镇茶园面积3万亩,年产茶叶300万斤,产值5000万元。五山镇已成为“湖北茶叶第一大镇”。  (一)以茶叶产业为依托发展生态型经济  五山镇坚持走

8、“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特色产业之路,五山镇地处鄂西北,种茶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由此,五山镇委、镇政府提出,以茶叶产业为主导,夯实物质文明建设基础。  1.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设施建设  五山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根据自然条件、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品种。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建大基地”的建设思路,五山镇茶园由1990年的3500亩发展到2006年的3万亩。五山镇采取集中组织劳力开挖、开发高质量基地、建高标准茶场等措施建基地,发展新茶园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