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对科学的误读

美术对科学的误读

ID:9730908

大小:6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06

美术对科学的误读_第1页
美术对科学的误读_第2页
美术对科学的误读_第3页
美术对科学的误读_第4页
美术对科学的误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术对科学的误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美术对“科学”的误读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的具体性,就是1949年后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的「科学性」。那么,它与社会主义政治相结合,会产生一种误读么?美术是一门技艺性很强的学科,或言之操作性很强,与科学的工具性十分贴近。尽管造型手段的「科学性」包含技艺操作程序以及可供检测的度量因素,但它毕竟是个人的独创性活动,它所具有的逻辑程序和度量标准都被一个相对个性化的「规矩」所限定。规矩,是通则;而个性化,是逾越规矩自行其是的某种特例。科学,进入艺术领域,其寻找的应是一种灵动的思维方式,易被感悟或突发奇想,在常规之外发现新的天地;艺术进入科学的领域,只能分

2、而化之,不可一而统之。分化者,可在某个系统中独善其身;一统者,个性丧失,极易陷入僵化。所谓「相对个性化的规矩」,指在某一原则下被规范着的创作方法。「五四」以来的科学主义对中国艺术发展的负面影响,就因其在写实主义美术创作和科学精神之间寻找对应关系,在「唯物」的哲学理念中建立两相适合的发展道路。一旦个性化的美术创作被纳入这种轨道,势必造成单一的风格倾向。我们说美术创作上种种风格倾向,或者说创种种主观情绪的表现形态,构成了现代种种「主义」之说。而1949年后,中国社会主义「新」美术对「科学」的误读,就在于从「主义」的学说中寻找「科学」的规范,在政治的统慑下

3、确定「科学」的内涵。科学,成为「真理」的代名词;进入艺术领域,它实际上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标签。中国社会主义美术对「科学」的误读,直接来自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并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相互发生作用,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观逐步中国化。二1949年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而美术则在「科学、民族、大众」这三项标准下,在政治的强力整合中进入社会主义「新美术」的开创时期。社会主义的新美术有三个:一是「五四」时期(1919-1937)以「写实」为基础的中西融合性实验;二是抗战时期在边区发展的革命的「延安美术模式」;三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

4、苏联模式」。其实,前者的「写实」代表着西方的「科学」精神,后两者是一对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矛盾的两套模式,即本土化的民族的大众的美术模式和学院化(趋向正规)的苏式美术教学和创作体系,但三者共同的立足点是「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新美术的建设过程中,在有关政策的引导下,主要根据「延安模式」,有选择地采用「苏联模式」和「五四」新美术的有益经验,从普及的基础上强调提高,鼓励大型的油画、雕塑以及建筑的新创作和新设计。大众的民族的美术被鼓励向着「科学」的道路发展,这「科学」代表着「五四」的传统,在具体的操作中往往又成为学院化和精英化的代名词。延安美术的创作指导思想直

5、接来自党的阶级路线和群众路线,因此,反映什么,歌颂什么,揭露什么,都被这一政治尺度所衡量所取舍,「五四」新美术的继承与借鉴也受其左右;在战争年代,它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优先发展了大众的普及性美术门类。1953年后,延安模式「因地制宜」的非正规化的民间美术路线被苏式的现代「正规化」要求统一取代,而「五四」新美术中的西方化(其实是「世界一体化」)的倾向和强烈的民族自立意识,在1949-1965年间或被肯定或被否定,难以协调。如1949-1956年,中国美术界口号为「改造旧国画」,向苏联学习,创造新中国的新美术,「一体化」的西方化倾向被肯定;随后,便有反省

6、便有调整,便强调「中国式」的发展以至树立「中国形象」;1956年5月,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际上就在调整苏式的大一统的现代化模式,对苏联模式重新评价,鼓励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性和民族特性。因此,延安模式又被重新确认,民族民间的美术形式在大众化的口号下迅速普及,已初步建立的正规的美术教育和创作体制重新调整,民族的「旧形式」重新受到重用,实用主义的做法比比皆是,学术水准直线下降。1963-1964年,毛泽东发表有关文艺的一系列讲话,重点则在「推陈出新」,江青同时参与,推动中国文艺再次进入「革命性」试验,「五四」时期融合创造的文艺模式再次激活,只

7、是将「中体西用」的口号转换成「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三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的建设始于1951年初的一场「主义」的论辩,主角是江丰。他以「领导」开场,批判他人,清理思想,最后自己被批判被清理。1950-1951年初,江丰先在杭州的国立艺专(后改名「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对林风眠为代表的「新画派」发动批判,在师生中清除与现实主义艺术观相对立的「形式主义」创作思想2,并付诸组织手段,性质比较严厉;1951年底至1952年初文艺界整风期间,江丰又针对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中偏重写实性技术训练的倾向(「徐悲鸿学派」的学院化传统),发起批判「纯技术」观点,并讨

8、论「现实主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以及「形式主义」等「艺术流派」问题,重在澄清思想认识,性质比较温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