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林木食叶害虫科学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林木食叶害虫科学防治 林木食叶害虫一般不会造成林木死亡(一些暴食性害虫或短时间内反复发生的例外),但会影响林木生长量,而有些带有毒毛的害虫毒毛脱落后会污染环境,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在大发生时(例如松毛虫),会侵入农宅、农田,危及人类生产生活安全。因此,林木食叶害虫防治,一般都采取生态控制策略,尽量保证“有虫不成灾”。对于一些常发性、易暴发成灾的食叶害虫,加强虫情监测,在低虫口状态下,一般采取生物防治措施,控制其不成灾;一旦出现暴发成灾势头,应迅速采取无公害药剂进行防治,以压低虫口密度至安全阈值之内。 1生物防治 1.
2、1释放、招引天敌 释放瓢虫、虎甲、蜘蛛等捕食性天敌和寄生蜂等寄生性天敌,挂置鸟巢,招引益鸟捕食害虫,从而达到控制虫口密度的目的。 1.2微生物控制 释放或喷洒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多角体病毒等进行防治,尤其是在低虫口状态下,经常补充林内微生物,以控制虫口密度保持在低虫口状态下,从而不会对林木造成危害。 1.3对害虫实施“绝育技术” “绝育技术”是采用γ射线处理或化学不育剂使一定数量的害虫个体不育,然后把它们释放到防治区域内,让处理的成虫与野外的成虫交配,结果导致下一代害虫的数量骤减。这是一种控制害虫的独特
3、方法,但在实际中还没有得到应用。 1.4植物控制 植物控制是指利用植物的天然防御能力,包括不利于昆虫产卵、栖息、取食或植物的挥发、分泌物对昆虫具有趋避、杀伤作用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特性。如侧柏、银杏、苦楝、枫杨、臭椿、柳树、乌桕、桃树等,可以在造林内混交趋避植物,控制虫害发生。此外,还可以在林内混植目标害虫喜食植物,诱集害虫,集中杀灭。 1.5抗性选育控制 选育抗病虫树种,或者将杀虫基因(如Bt)导入目的树种,提高林木抗虫能力。 2物理防治 2.1人工机械防治 播种前通过筛选、水选或风选措施淘汰带害虫的种子,
4、减少有害生物传播危害,或者使用捕捉、震落、网捕、摘除虫枝虫果、刮树皮等人工机械方法进行防治。 2.2阻隔 阻隔法是根据有害生物的侵染和扩散行为,设置物理性障碍,阻止有害生物的危害或扩散的措施,常用方法是在树干上涂胶、绑塑料薄膜等设置障碍,阻止有上下树习性的害虫上下树,集中捕杀或毒杀。 3诱杀 诱杀法主要是利用动物的趋性,配合一定的物理装置、化学毒剂或人工处理来防治害虫和害鼠的一类方法,通常包括灯光诱杀、食饵诱杀和潜所诱杀。 3.1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采用黑光灯、双色灯或高压汞灯结合诱集箱、水坑或高压
5、电网诱杀害虫。灯光诱杀的缺点是在诱杀害虫的同时,也诱杀了害虫天敌。 3.2食饵诱杀 利用害虫对食物的趋化性,通过配制适当的食饵来达到诱集或诱杀。如利用趋腐性诱杀金龟子成虫,利用多聚乙醛诱杀蜗牛和蛞蝓,在竹林内放置加药的尿液诱杀竹蝗等。 3.3潜所诱杀 利用害虫的潜伏习性,造成各种适合场所,引诱害虫来潜伏或越冬,而后及时予以杀死。如在树干基部束扎稻草或麦秆诱引美国白蛾和松毛虫等蛾类幼虫,在害虫越冬或化蛹时集中杀灭。 4.1Bt制剂 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是包括许多变种
6、的一类产晶体芽孢杆菌,可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害虫。常见的有可湿性粉剂、BT乳剂。 苏云金杆菌制剂可用于喷雾、喷粉、灌心、制成颗粒剂或毒饵等,也可进行大面积飞机喷洒或与低剂量的化学杀虫剂混用以提高防治效果,防治松毛虫、美国白蛾、春尺蠖、大袋蛾、天幕毛虫等主要鳞翅目害虫及蚜虫、红蜘蛛等,建议用量:粉剂2.67~4.00g/hm2,稀释为500~800倍液;水剂2.67~4.00mL/hm2,常量喷雾加水稀释为500~800倍液,低容量喷雾加水1000mL。 死虫再利用时,将苏云金杆菌
7、致死发黑变烂的虫体收集起来,用纱布袋包好,在水中揉搓,每50g虫尸洗液加水50~100kg喷雾。 4.2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Avermectins)是一种新型的抗生素类,具有结构新颖、农畜两用触杀、胃毒、渗透力强的特点。防治一般鳞翅目害虫时,在低龄幼虫期使用2%阿维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加1%甲维盐1000倍液,可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4.3苦烟乳油 苦烟乳油通常指的是1.2%苦·烟乳油,是以烟叶、苦参等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研制而成的植物杀虫剂,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和一定的熏蒸作用,是在农业、园林、森林上
8、开展无公害防治、保护环境、替代化学农药的理想产品。1.2%苦·烟乳油(Matrine)又称百虫杀,主要剂型为1.2%乳油。苦烟乳油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无污染、残效期长、对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杀虫广谱、具有肥效作用、使用安全、对益虫和天敌无害、对作物无药害等优点。喷烟时,用1.2%苦烟乳油750~1500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