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27818
大小:69.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5-06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XX]8号和16号文件、余教[XX]7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站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提高教师师德师风水平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不断丰富教育内涵、拓展教育途径、增强教育效果。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实现两个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通过活动使师生规范自身行为,确立自身的义务和责任,树立“道德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师生、家庭、学校周边地
2、区的道德意识和共同参与意识。 二、落实制度,明确分工 一)、建立以学校德育领导小组为主体的活动领导小组和落实职责 1、德育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连晓副组长:项水林、沈大庆、沈亚萍、毛新利 组员:包林才沈良妹柴华芬葛佳平陈永明莫桂芳宋少岗 2、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连晓(校长) 副组长:项水林(副校长)、孔晨霞(副校长) 组员: 郭云发(办公室主任)何幼强(工会主席)包林才(政教主任) 郑勤卫(总务主任)沈永昶(教务主任)郭华(教务副主任) 沈良妹(政教副主任)应健(教科室主任)陈永明(高一年级副组
3、长)葛佳平(高二年级组长)莫桂芳(高三年级副组长)宋少岗(后勤中心主任)柴华芬(团委书记) 3、职责: 校长:负责学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计划的制定和领导。 副校长:全面负责工作计划的执行。 教务处:负责各学科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学科教学渗透和教师培训。 政教处、团委:负责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系列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教科室:负责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科研及论文征集。 年级组:负责各年级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总务处:负责校园文化建设规划、设计、管理和设备、设施的增设。 办公室:负责开展社会
4、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材料征集、指导和归档。 工会:负责开展面对全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二)、保障机制: 1.制定并实行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 2.设立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专项基金:总预算五万元,分别用于学习、宣传资料的订阅,对师生物质奖励及必要的活动经费。 三)、时间安排: 本计划从XX年4月起实施至XX年12月。 具体工作进度如下: 第一阶段:4月宣传发动、制订计划。 第二阶段:5~11月,有计划地实施创建工作,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系列活动,达
5、成各项目标。 第三阶段:12月,学习总结。 四)、目标要求: (一)目标: 1.总目标:到XX年底,在我校建成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宣传教育网络的框架;建立师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面的参与与监督机制,在全校形成遵守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风尚;各部门的管理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全校建成比较完善的德育教育宣传网络,全体师生的规范意识、道德意识有较大提高。 2.教育目标:使全校师生熟悉日常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并受到一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中层干部和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培训。 3.宣传目标
6、:向家庭、社会延伸普及日常行为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强遵章守规意识和法制观念,使社会、家庭的规范意识和可持续法制观念有明显提高。 (二)要求: 1.管理目标要求: (1)学校作出创建决定,提出创建要求,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主管领导和小组成员的职责。 (2)制定好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计划和方案,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纳入学校总体安排,对校长和教师进行一次培训。 (3)各处、室、年级、班、组经常组织活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 (4)提供必要的经费,基本满足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需
7、要。 (5)教务处组织编写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教学学科渗透的教案,实行资源共享。政教处组织开好“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校级主题班会。 (6)各有关处室要注重原始数据,台帐和文件材料的积累,保证档案资料齐全,完善管理。 2.成效目标要求: (1)加强各学科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内容的教育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切实掌握各教材所规定的内容。 (2)组织开展培训、讲座、主题班会及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3)鼓励学生在校内成立各种社团,组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日常活动;结合学校和师生的实际
8、情况,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4)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