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27429
大小: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6
《潞安矿煤炭挖采如何影响地质环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潞安矿煤炭挖采如何影响地质环境1绪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众所周知,山西省是能源大省,长期以来以开采煤炭资源[1]为经济主体,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2]在全国也尤为突出。煤矿环境问题主要有地面塌陷、水资源枯竭、崩塌、滑坡、泥石流、水质污染和大气污染,其中以地面塌陷、水资源枯竭和大气污染影响最大[3-4]。到目前为止,山西省采空面积达8000多km2,引起严重地质灾害区域达到2940km2以上,每年新增加沉陷区面积约94km2。发生地质次生灾害的范围涉及1900个自然村上百万人。水资源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30亿吨减少到现在的97亿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
2、全国倒数第一,城市大气污染全国第一,新生婴儿缺陷率全国第一[17]。研究表明山西省重点煤矿采空塌陷损失高达89.99亿元,塌陷面积1084.88km2,受灾人口39.4万人,平均采煤塌陷系数0.33公顷/万吨采煤,高于全国的平均采煤塌陷系数0.24公顷/万吨采煤。其中潞安国家规划矿区塌陷灾害损失24854.33万元;塌陷面积64.23km2;受灾人口4567人[19-20]。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会日益扩大,矿产资源的开发程度将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矿产资源开发所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矿山环境的形势日趋严峻,已成为制约我国
3、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5-14]。矿山环境问题直接涉及到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三大主题,良好的矿山环境是保持矿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条件[12,15-25]。保护环境与广大人民利益息息相关,是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5,60]。为了实现潞安国家规划矿区煤炭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效率,避免和减少煤炭矿区地质灾害的产生,使煤炭矿山企业的生产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必须加强煤炭开采中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综合研究工作,
4、为潞安国家规划矿区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25-29]。潞安国家规划矿区是国家首批建设的19个、山西省所属的12个国家煤炭规划矿区之一。本论文以山西省煤田地质局组织实施的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项目《山西潞安国家规划矿区煤炭开采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与研究》课题为依托,在深入调查潞安国家规划矿区煤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通过多学科研究、分析手段,综合评价潞安国家规划矿区环境地质基本特征以及矿区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子及其模式,从而为整个矿区的高效、合理、安全、环保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内、外矿山地质环境
5、研究现状长期以来,有关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研究与评价大都采用点对点的模式进行[21-25],也就是说就某单一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如滑坡、地裂缝、地表景观破坏等做出针对性的分析研究,但大尺度、区域性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探索尚不完备。而且,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矿山地质环境研究主要局限于地质灾害机理及预测的研究,调查分析重点往往是灾害形成条件与活动过程。70年代以后,随着地质灾害破坏损失的急剧增加,促使人类把由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减灾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拓宽了灾害研究领域、在继续深入研究灾害机理的同时,开始进行灾害评估工作[30-
6、33]。1971年Heoftypesofdamagingevents)统计聚积特征,以及对相互关系进行描述,包括有九个灾种,每个灾种的特征项有强度(Magnitude)、轮回周期(returnperiod)和过去的损失记录(pastdamagerecord),但这一设想由于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而未能最终做出各种的综合危险图。70年代末,欧美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地质环境方面的立法[34-39],如瑞士的联邦政府土地管理法,该法律中的第22条规定:各州需要调查并确定处于自然动力严重威胁的土地范围.由此,联邦所属各州以国家法律为依据制定了相应的州行政法规;
7、如PROVENCEDEVAUD(沃州)土地管理法律之第89条规定:受自然灾害,如雪崩、滑坡、崩塌、洪水威胁的土地,在未得到专家评估,充分论证或危险性排除之前,禁止在灾害危险区进行任何建筑活动。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区域大尺度范围的环境地质图开始出现,代表性的工作是由Radbruch-Hall主持编绘的全美大陆环境地质评价图系(比例尺1:7500000),该系列图件选择滑坡、岩溶、火山灾害、地震概率、滞水区、陡倾斜坡和膨胀土等典型地质灾害作为评价对象,运用数字化仪并转化为栅格形式,通过图形叠加生成环境地质质量评价图[65,68-69]。至此,为了推进
8、广泛的国际间协调与合作,联合国在1987年通过会议,确定在20世纪最后十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42--47]。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