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26401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6
《简析精准扶贫视野下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减贫-以乐施会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析精准扶贫视野下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减贫:以乐施会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60年代初,苏联是国际对华援助最主要的国家,该国援助以中苏同盟为基础,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1960年中苏同盟关系破裂,直接导致苏联终止对华援助。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对华采取经济和政治上的封锁,加之当时中国自我封闭的外交政策,中国与国际社会基本没有经济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后,中国领导人提出应该主动吸收外国资金、外国技术,甚至外国的管理经验,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补充[1]。中国政府由此开始了接受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援助的历史。197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批准了第一个援华方案。此后,中国逐步
2、与世界粮食计划署(dash;1988年)是最早的扶贫援助项目。随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陆续在贫困地区实施项目。几乎与此同时,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也开始进入中国。1984年,时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建议中国政府在接受国际官方组织援助的同时,也开放接受国际民间组织的援助,此举最终促成了对外经济贸易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以及其后的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的成立。该中心和促进会成立伊始,就成为帮助国际非政府组织来华、援华的重要牵线机构。根据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的规模、力度和影响力,可将其在中国减贫领域中的作用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进入期,自1980年代中期至
3、1990年代初。从进入中国开展工作伊始,国际非政府机构主要集中于大扶贫框架下的反贫困、环境保护、性别平等、基础教育等多个领域。其中,作为首家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的环保类国际非政府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Hongkong)在广东省实施了其在祖国大陆的第一个扶贫项目;1988年,福特基金会(FordFoundation)进入中国开展工作;1989年,国际小母牛组织(HeiferInternational)首个中国项目在藏区启动。1990年代,国际非政府组织大量涌入中国,先后成立正式的办事机构。1992年,乐施会在昆明设立项目办公室,开始了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扶贫工作;1993年,世界宣明会(da
4、sh;2020年)》(简称新十年扶贫纲要)颁布为分界线。前一个阶段中,由于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强劲增长而带来的卓有成效的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特别是2003年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标准,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行列;同期,中国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奥运会成功申办等因素,使得不少国际组织调整对华发展援助定位,总体上减少了援助资金、缩小了援助规模、援助重点聚焦于千年发展目标的相关主题。由于大量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来自于海外机构或公众捐赠,中国国力的强劲增长现实也使得这些机构逐渐面临中国项目在国际社会上的筹款挑战。后一个时期,以
5、中国减贫获得全球瞩目成果为标志,中国逐渐由受援国转变为国际发展援助问题上更积极、活跃的合作与对话角色,中国政府积极构筑国际减贫与交流平台,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减贫经验、共同进步发展。2004年,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在上海召开全球扶贫大会,并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机构成立了中国国际扶贫中心(IPRCC);自2006年起,中国政府与东盟秘书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等每年共同举办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自2007年起,中国政府与联合国驻华系统在每年10月17日的国际消除贫困日期间联合举办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起,中国政府与非洲有关国家和国际机构共同举办中非减贫与发展会
6、议。这一时期,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华数量较多,据2007年研究显示至少有6000家国际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开展工作。这些国际非政府机构逐步调整工作重点和工作策略,加大了对自身在华项目总结、中国减贫经验总结等研究工作支持,并开始推动中国减贫经验与国际社会的分享与交流。作为社区扶贫实践者和示范者,国际机构过去30年中在中国贫困社区的行动,不仅志在帮助社区脱贫,也重视将这些社区的探索经验广为普及,使微观社区经验具有宏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扶贫经验和创新始终建立在社区实践基础之上,对贫困的多样性拥有深入而具体的理解和实践,并且注重将比较成功的社区扶贫发展经验和模式总结出来向社会各界
7、推广,这方面的实践和示范也是国际非政府组织的重要贡。随着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特别是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后2020时代,社区层面的减贫需求无疑将大为减少。另一方面,2016年4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将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中国第一部针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立法,填补了规范缺失和秩序空白。社区减贫需求的大量减少伴以更为规范的国家管理机制,一时间似乎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华工作走到尽头的说法甚嚣尘上。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