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25754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6
《考研政治冲刺必备86个要点之辩证唯物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考研政治冲刺必备86个要点之辩证唯物论(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意识和存在的关系。 (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要是指17、18世纪的英法唯物主义。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
2、面去理解。”具体而言,近代唯物主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机械性,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甚至认为“人是机器”。二是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和解释世界和事物,而不是把世界和事物理解为历史的发展过程;三是不彻底性,即在社会领域坚持唯心史观。归根结底,不理解实践活动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实践辩证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哲学的地方。 (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
3、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露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模式、战略、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发展应该是辩证的发展,辩证的发展是不断解决矛盾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1)辩证的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运动和解决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其哲学依据就是发现矛盾、认识矛
4、盾、解决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2)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社会发展是全面的,必须看到它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必须系统、全面、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3)辩证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按照辩证法,要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发展。只有以协调、兼顾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发展的问题,才符合社会发展本身的辩证法。(4)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包括社会发展,一定要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健康的、正常的发展应是持续的、有后劲的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第三
5、,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也正是回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问题。人们只有尊重客观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照规律去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新。反之,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总之,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创造性应用,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四)恩格斯对物质观念
6、的说明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构造区别开来,将哲学的物质概念或范畴作为共性寓于各种物质构造之中,认为没有脱离具体物质构造的“物质本身”,也不应把某一具体的物质构造等同于物质。也就是说,物质是各种具体实物或物质形态的共性,物质概念是从各种具体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哲学概念。 (五)时空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的对立统一 首先,无限包含着有限,无限由有限所构成。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必然把具体的现实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包
7、含于充实于自身之中,离开一个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所谓时空的无限性也就不复存在了。恩格斯说:“无线纯粹是由有限组成的,这已经是矛盾,可是事情就是这样”。 其次,有限包含着无限、体现着无限。任何具体的确定的事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自己的界限。然而,由于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有限的界限不断地被打破、被否定而趋于无限。这种无限的趋势,并不是存在于有限之外,而是包含于有限之中。而且,任何一个有限的物质客体,就其特性、层次来说,也是无限的,是包含着无限的有限的客体。 总之,有限是局部,是无限的必然环节;无限是全体
8、,是有限的必然趋势。有限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无限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有限和无限既是相互排斥的,又是相互贯通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时空的无限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坚持世界物质性的必要条件,是批判唯心主义、破除宗教迷信的重要环节,也是确立积极的革命人生观的科学依据之一。 (六)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