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煤气psa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焦炉煤气psa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ID:9716150

大小:170.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5-06

焦炉煤气psa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焦炉煤气psa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焦炉煤气psa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焦炉煤气psa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焦炉煤气psa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焦炉煤气psa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焦炉煤气PSA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焦炉煤气PSA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焦炉煤气PSA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前言3第一节吸附工艺原理51.1吸附的概念51.2吸附的分类61.3吸附力71.4吸附热91.5吸附剂91.6吸附平衡121.7PSA-H2工艺的特点15第二节PSA-H2流程选择分析172.1TSA与PSA流程的选择172.2真空再生流程与冲洗再生流程的选择182.3均压次数的确定18第三节PSA-H2流程描述193.1工艺流程简图193.2工艺流程简述192.3.1工艺方案的选择192.3.2本装置工艺技术特点192.

2、4工艺流程简述212.4.1预净化工序100#(参见图P0860-32-101)212.4.2压缩及预处理工序200#(参见图P0860-32-201、P0860-32-202)212.4.3变压吸附提氢工序300#(参见图P0860-32-301)222.4.4脱氧干燥工序400#(参见图P0860-32-401)232.5装置布置(参见图P0860-33-01)232.6主要工艺控制指标24第四节PSA-H2操作参数的调整254.1相关参数对吸附的影响254.2吸附压力曲线及其控制方式254.3关键吸附参数的设定原则及自动调节方

3、式264.4提高PSA-H2装置可靠性的控制手段27第五节PSA-H2装置注意事项295.1吸附剂装填注意事项295.2生产注意事项29焦炉煤气PSA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言吸附分离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早在数千年前,人门就开始利用木炭、酸性白土、硅藻土等物质所具有的强吸附能力进行防潮、脱臭和脱色。但由于这些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较低、选择性较差,因而难以大规模用于现代工业。变压吸附(PressureSwingAdsorption)气体分离与提纯技术成为化学工业的一种生产工艺和独立的单元操作过程,是在本世纪六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这一方面是

4、由于随着世界能源的短缺,各国和各行业越来越重视低品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各国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吸附分离技术在钢铁工业、气体工业、电子工业、石油和化工工业中日益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六十年代以来,吸附剂也有了重大发展,如性能优良的分子筛吸附剂的研制成功,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和硅胶吸附剂性能的不断改进,以及ZSM特种吸附剂和活性炭纤维的发明,都为连续操作的大型吸附分离工艺奠定了技术基础。由于变压吸附(PSA)气体分离技术是依靠压力的变化来实现吸附与再生的,因而再生速度快、能耗低,属节能型气体分离技术。并且,该工艺过程简单

5、、操作稳定、对于含多种杂质的混合气可将杂质一次脱除得到高纯度产品。因而近三十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含氢气体中氢气的提纯,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氮气、氩气和烃类的制取、各种气体的无热干燥等。而随着我国对油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燃油产品柴汽比的提高、进口原油加工量的增加和对节能、环保的越来越重视,石化行业对氢气的需求在近几年内增长速度极快,变压吸附氢提纯(简称PSA-H2)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高纯氢提取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自一九六二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CC)第一套工业PSA制氢装置投产以来,U

6、CC公司、HaldorTopsoe公司、Linder公司等已先后向各国提供了近千套变压吸附制氢装置。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变压吸附技术起步较晚,特别是在PSA焦炉煤气PSA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装置大型化技术方面较为落后,以至在七、八十年代,我国的大型变压吸附装置完全依赖进口。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功地完成了变压吸附计算机集成操纵技术和高性能三偏心金属密封程控蝶阀的开发工作,并研制成功了比国外制氢分子筛吸附容量更大、强度更高的新型5A制氢分子筛。从而实现了大型变压吸附装置国产化关键技术的突破,达到了国外同类装置

7、的先进水平。焦炉煤气PSA制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节吸附工艺原理1.1吸附的概念吸附是指:当两种相态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其中密度较低物质的分子在密度较高的物质表面被富集的现象和过程。其实质就是在两相的交界面上,物质的浓度会自动发生变化的现象和过程。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大的多孔固体)被称为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一般为密度相对较小的气体或液体)称为吸附质。由于分子是在运动的。因此,作为吸附质的任何一个分子,当它在空间漫游时,既可能相互碰撞,也可能碰撞在固体(吸附剂)的表面上。这种碰撞分弹性和非弹性碰撞。前者停留时间极短,

8、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非弹性碰撞分子则贴在表面上一些时间,然后离开,但离去的方向与来时的方向无关。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碰撞表面的吸附质分子要在表面上停留一些时间,其时间长短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分子碰撞在表面上的位置、表面的性质、分子的性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