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民与环境保护——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

军转民与环境保护——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

ID:9711669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6

军转民与环境保护——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_第1页
军转民与环境保护——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_第2页
军转民与环境保护——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_第3页
军转民与环境保护——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_第4页
军转民与环境保护——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军转民与环境保护——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军转民与环境保护——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人类即将迈进21世纪,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教训之后,开始认识到必须制止影响和破坏人类发展的两大公害:战争和污染,在健全人类自身和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平与发展已被确认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保卫和平的可行性手段是裁军和军转民,保持长期的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合理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互为因果,和平将为人类带来发展机遇,而持续的发展将进一步增强捍卫和平的力量。1.军转民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1.1战争·裁军·军转民战争,大规模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成千上万的人们家破人亡,

2、使土地荒芜、环境破坏、资源枯竭,人类的战争史绵延了几千年,特别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在战后几十年的冷战格局中,又发生了多次局部冲突,耗尽了千万亿的财富,其结果是对人类发展的巨大破坏。在痛定思痛的过程中,捍卫和平的力量不断增长,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现代战争手段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能摧毁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在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的内罗毕特别会议期间,发表的《内罗毕宣言》中,105个国家一致认为:“人类环境可以从和平和安全,没有任何战争特别是核战争威胁,没有把知识和自然资源消耗在军备上的国际气氛中受益非浅。”战争对环境有直接和间接两方

3、面的影响,直接的影响:破坏城市、工业和农业,扩大沙漠,严重干扰生态系统……,间接影响:战争的遗留物、化学武器、放射武器和生物武器对环境的污染,社会动乱,处理库存武器……。军备竞赛造成环境的巨大破坏,耗费巨大的军备开支,占据人类最先进的智力。有人估计,军事研究和开发把相当于全部发展中国家拥有的10倍的科技人才都吸引了过去。在制止战争、捍卫和平的事业中,最有效的手段是裁军和军转民。前者是直接削弱战争机器,后者是减少武器装备的生产。中国在捍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中,走在了前列。1985年,邓小平宣布,中国裁减军队员额一百万,1997年,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再一次宣

4、布,中国将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拥有世界近1/4人口和近千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裁军,为发展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榜样。在捍卫世界和平这一坚定信念的基础上,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大规模的军转民,国防科技工业的百万职工进入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平利用军工资源,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中国实施军转民不但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为人民造福,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在和平时期将军事工业转为民用的成功经验。中国军转民的巨大成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扬,联合国副秘书长冀朝铸说:“从全世界来看,好多国家都想搞军转民,但都搞得不怎么成功,唯独中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这是

5、了不起的。”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心总裁波文说:“中国的军转民是非常成功的,它可以成为其它国家军转民的一个借鉴。”军转民减少了武器的生产,削弱了军备竞赛,促进了和平,间接地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军转民减少了军品的生产,使自然资源可以为人类持续发展造福,也减少了军品生产带来的污染,军转民释放了人财物等物资资源用于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直接地为绿色工程服务。1.2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历了四个阶段。当前,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环境危机。当人类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时期,无工业污染,生产率低增长,只有人口增长带来很少的污染物;在工业化初期和中

6、期,工业污染迅速增加,环境质量急剧恶化,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同时,也进入了环境严重污染的时代,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使用,人均污染物排放量的迅速增加,使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和后代带来了灾难;在工业化中期和后期,工业污染缓慢增加,环境质量继续恶化。人们在沉重的事实面前开始觉醒,随着经验与教训的积累,产生了观念的转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个共同的认识在“地球村”被确认,“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发展中和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中,在对人类未来持久生存与发展前途的辩证思考后形成的思想飞跃。人类奋起与环境污染作斗争,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在共同探索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7、。全球性环境恶化已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沙漠化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吞食着地表土壤,需知,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至400年的漫长岁月;被誉为地球之肺的森林资源在日益减少,世界上的森林几乎每年减少1%;臭氧层耗损不容忽视,大气的污染使人类要付出危害自身健康的巨大代价;淡水供给不足,水源的严重污染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到2050年,将有25%的物种陷入绝境,6万种植物濒临灭绝,物种灭绝总数将为66万~186万种;此外,城市有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