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代咏梅词中梅的意象

浅析宋代咏梅词中梅的意象

ID:9709075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5

浅析宋代咏梅词中梅的意象_第1页
浅析宋代咏梅词中梅的意象_第2页
浅析宋代咏梅词中梅的意象_第3页
浅析宋代咏梅词中梅的意象_第4页
浅析宋代咏梅词中梅的意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宋代咏梅词中梅的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宋代咏梅词中梅的意象浅析宋代咏梅词中梅的意象.摘要:宋代梅艺文化繁盛,人们对梅的审美认识不断提升,尤其是文人们创作了大量的咏梅诗词,拓宽了梅在自然审美特征之外丰富的意象内涵,寄托着宋代文人们复杂多样的情怀和意趣。本文主要着眼于宋代的咏梅词,分析词人们赋予梅这一意象的的丰富审美价值和深厚意蕴,探讨文人情怀的寄托。关键词:宋词咏梅词梅意象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审美意象,自六朝以来就有不少咏梅之作,宋朝则是咏梅文学最为繁荣的朝代,不仅体现在咏梅诗词的繁多数量上,同时,梅花的审美意义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掘和提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梅花字字香前集》中提及咏梅文学的发展情况:《

2、离骚》遍擷香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渐有赋咏,而偶然寄意,视之亦与诸花等。自北宋林逋诸人递相吟诵暗香疏影、半树横枝之句,始别立品题。南宋以来,遂以咏梅为诗家一大公案[①]而作为有宋一代文学之胜的宋词更是大批文人士大夫咏梅赋梅的重要载体。宋代咏梅词的繁盛从其数量上就可见一斑。据程杰先生在《宋代咏梅文学的盛况及其原因与意义》中统计称:《全宋词》收词2万多首,咏梅词(含相关题材之作)1120多首,占5.6%。[②]而与其他咏花题材的词作相比,咏梅创作数量也显示出绝对的优势,许伯卿在其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宋词题材研究》中统计得出:宋词咏花之作共2208首,所咏之花57种,其中梅花104

3、1首,占咏花词的47.15%,居于首位,二三位分别是桂花187首占8.47%,荷花147首占6.65%,如果再加上腊梅49首,则宋词中咏梅词作(纯粹的咏梅之作)占了整个咏花词的一半。[③]由此可见梅花在宋代词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而随着对梅花审美认识的开掘和提升以及宋词创作的日臻成熟,咏梅词也逐渐由简单对梅花的自然形态特征的精细刻画趋向多元化,词人们在咏梅颂梅表达喜爱之情之外,寄托了更复杂多样的个体主观情感,赋予了梅这一意象更加丰富深厚的意蕴。一、相思怀人的寄托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传统,也有折梅寄友人表相思的雅趣。六朝时期,陆凯和范晔相交甚好,两人相隔两地,常以书信往来,有一回陆凯折梅

4、一枝并附诗《赠范晔》寄给他表示相思和慰问。诗言: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之后梅与友情便紧密联系起来,文人们常咏梅表达对相隔遥远友人的思念之情。在宋词中,梅花自然成为表达相思怀人之情不可或缺的意象。不少词人都在咏梅词中涉及到陆凯《赠范晔》诗的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如晏殊的《瑞鹧鸪咏红梅》中的何时驿使西归,寄与相思客,一枝新。报道江南别样春四句便是从陆凯的《赠范晔》而来。又如朱敦儒的《木兰花探梅寄李士举》:前日寻梅椒样缀,今日寻梅蜂已至。乍开绛萼欲生香,略绽粉苞先有意。故人今日升沈异,定是江南无驿使。自调弦管自开尊,笑把花枝花下醉。词上阕写探梅,下阕思友,

5、先是想象老朋友进来仕途遭际应是一帆风顺了,又说现在梅花已开却无朋友音讯,一定是江南一时没有信使。这儿不着痕迹地巧用梅驿典故,既是赏梅与思友相联系的纽带,又含蓄委婉地流露出朋友之间真挚深厚的情谊。最后两句写梅下吟唱自酌,怡然自乐的雅兴,也表现出对故人的深情。词借梅的意象,清雅而深婉地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据夏承焘先生考证,姜夔年轻时往来江淮间曾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

6、,合肥所遇,以词语揣之,似是勾栏中姊妹二人,丁未金陵江上感梦作《踏莎行》皆忆合肥之作也,集中咏梅之词亦如其咏柳词,多与此情事有关。[④]《江梅引》便是其中的一首。词人睹梅思人,上片写结想成梦,下片写醒后离思,时空交错,将离思酸楚写得哀婉动人,流露出对恋人的无尽思念,对逝去恋情的无限感伤。梅花成为表达男女相思相恋的爱情意象在其他词人作品中也多有体现,如晏几道的《望仙楼》:小春花信日边来,未上江楼先坼。今岁东君消息,还自南枝得。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色。一自故溪疏隔,肠断长相忆。史达祖的《留春令咏梅花》: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沿顿、相思处等等。无论是友情

7、还是恋情,词人们通过对梅花意象,将相思之情的醇厚缠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二、人格精神的寄托北宋初期著名隐士林逋着意咏梅,如其最负盛名的《生园小梅》诗,林逋将隐士对于高雅幽独、闲静淡泊的品格的追求通过梅这一意象表现出来,抒发了他的隐逸情怀,开创了梅与处士、高人等形象的紧密联系,为梅花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树立了一个先范。到苏轼时,关于梅花品格美的认识已经十分明确,当听到有人认为林逋的疏影一联咏桃李也可时,他指出:必非桃李杏李花不敢承当。[⑤]苏轼写梅的品格常常将其拟人化,喻为美人仙的形象,通过高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