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症候

浅谈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症候

ID:9707207

大小:6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05

浅谈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症候_第1页
浅谈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症候_第2页
浅谈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症候_第3页
浅谈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症候_第4页
浅谈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症候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症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症候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主体和叙事策略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展露出新的创作症候。以创作主体而言,更多的少数民族本土导演涌现,少数民族电影的言说主体性凸显,开始迥异于以往的汉族创作,转而带有浓郁的自我表达特质。以影片叙事而言,在以往整体节奏较快且富有商业气质的大情节作品之外,更多弱戏剧性的小情节作品涌现,成就了新的少数民族电影风格与群落。这些演变的背后,是少数民族电影在电影体制变革与少数民族地域经济发展吁求交相作用下的文化选择,也是其寻求新的存在语态和艺术价值的积极尝试

2、。  近年来的少数民族电影创作实践已经迅速溢出了原本相对清晰的边界,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导演主导了立足民族文化题材并反映民族生活、生存状态的作品。本族化创作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特定一隅,与其他的影片生产并置发展。与之相伴,原本的汉族书写并未退却,跨族群的少数民族电影实践继续前行。从上述基本前提出发,可以洞见少数民族电影在近年来的创作趋向变化。  一、母语表达与景观呈现:创作主体性的主观建构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电影作品在多个维度上得到极大扩容。题材方面,已有作品《天上草原》《走路上学》《花腰新娘》《欢迎你到阿

3、尔村》《诺玛的十七岁》《碧罗雪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寻找智美更登》《侗族大歌》等,涉及少数民族教育和儿童关爱、少数民族爱情生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少数民族传统生活变迁与现代理念冲突纠葛、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这大大越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民主革命+民族团结框架,也有别于八十年代至新世纪初的少数民族青年生活+经济建设模式,呈现出较成熟的题材容纳能力。影片语种方面,少数民族导演群体大量采用民族语言主导创作,在数量和影响上引发广泛关注,促使了母语电影的产生。伴随着国家广

4、电总局在2003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改革措施,《季风中的马》《静静的嘛呢石》等以少数民族母语为对白的影片出现。此类影片与以往80年代《猎场扎撒》《盗马贼》等影片之母语拍摄+普通话公映截然不同,开始呈现出一种决然的民族自我展示和表述的姿态,呼应了电影史上由来已久的现实主义审美趣味,同时糅合以民族文化的基本脉络,最终成为彰显文化差异性和接受差异化(对受众的观影体验而言)的视听群落。  无论从影片叙事策略还是道德价值判断标准来看,新世纪之前少数民族电影的主体性更多地表现为被塑造的过程。在二十世纪五

5、十至七十年代,少数民族电影中的角色总是将自身的各类冲突和矛盾消弭在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召唤下,这时,作为少数民族电影创的自我表达让位于社会与国家的政治诉求,最终在电影影像中均享国家意义。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少数民族电影中,影像与故事的背后,是逐渐从政治遮蔽中脱离的创作个体,最终趋向了文化反思与文化救赎的路向。此一主旨深刻地渗透于《盗马贼》《青春祭》等影片中。进入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电影创作主体性的建构首先体现在少数民族母语的使用上。在电影叙事层面,民族语言成为一个标识和成就影片民族性的关键符号。叙事本就无法

6、脱离语言,其语言又从特定层面揭示和论证了该作品的独特性。一般而言,语言只是为了交流,它的价值植根于人们的交往、记录等活动之中。在少数民族电影的母语化层面,语言还裹挟了更重要的呈现功能,其重要价值在于其与特定少数民族的对应捆绑关系,同时又在各类观众(包括各族群与国内外范围)的观看中实现了自身的差异化与神秘化。此类电影采用少数民族语言的另一重客观效果在于从文化归属上凸显了自身的相对独立,显露出既与中华民族母体文化相互交涉依托但又富有独特观念的文化气质。  中国电影研究中的母语规划始于华语电影概念的广泛使用。鲁晓鹏、

7、郑树森、陈犀禾等提出并多次阐释了华语电影概念,但又在阐述形成的评析矩阵中各有侧重甚至相互抵牾。这主要表现在对华语电影的囊括范围与适用性以及其与中国电影、母语电影之间交叉重叠关系的认知差异,而华语电影概念的相对脆弱也集中表现为其基本缺乏包容少数民族方言电影的能力。由此,少数民族语言范畴的母语电影创作实际上从创作和理论归纳方面都给中国电影提出了新的命题。在这种追问和考量的过程中,少数民族电影的主体性被逐步地建构起来,而此种建构方式显然远离政治规训的框架,同时又与从汉族方言或普通话方言出发的华语电影规划不同,因为它强

8、调的是少数民族群体这一镶嵌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但又饱含个性与独立特点的民族群落。毕竟,具备某种民族依托和的语言本身便成就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实体符号,兼具文化层面的能指和所指结构。  少数民族电影的主体性建构还表现在以少数民族生活或环境的景观化呈现来形塑电影的民族风格上。以环境的景观化呈现而言,新中国以来,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电影都会有较大篇幅的少数民族地域空间景观展示。无论是广袤的草原还是荒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