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早熟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棚早熟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ID:9698552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5

大棚早熟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1页
大棚早熟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2页
大棚早熟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3页
大棚早熟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棚早熟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棚早熟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大棚早熟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整地做畦、移栽定植、温湿度控制、光照及气体成分调节、绑蔓整枝、人工授粉、选瓜吊瓜、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大棚西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苦瓜又叫锦荔枝、凉瓜、癞瓜等,属葫芦科苦瓜属,为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苦瓜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也相当高,有明目清心、养血滋肝、润脾补肾、清暑降热的功效,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人最理想的食疗蔬菜,具有“药用蔬菜”之称[1]。另外,从苦瓜中提取的一些活性蛋白质,如苦瓜素和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质等具有抗突变、抗肿瘤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1,

2、2]。随着人们对苦瓜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逐步了解,喜食苦瓜的人越来越多,苦瓜已成为一种高档次的大众化食用品种。目前,贵阳市苦瓜以常规栽培为主,集中在6~7月上市,常规苦瓜种植技术,远远不能满足夏冬季节消费需求。2005年南明区农业水利局从四川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引进杂交1代苦瓜品种碧秀,进行棚架栽培试验成功,经过多年示范种植,表明碧秀苦瓜适应于贵州高海拔山区种植[3],通过裙膜移栽、搭隧道棚架等配套技术,4月中旬移栽,7月初开始采收,10月中下旬采收结束,采收期到达100d左右,实现淡季时有新鲜苦瓜产品上市。现将棚架、高产、延晚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碧秀苦

3、瓜较耐高温,对光照要求不严,喜光不耐阴,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光照不足,易造成落花落果。喜湿不耐涝,土壤积水易烂根,生育旺盛,结果性好,果实大,腰身较丰满,果长25~40cm,横径6.0~8.5cm,单果重约580g,肉厚,苦味适中,皮色白美,肉质脆嫩。2009年在永乐乡连片种植13.3hm2,平均产量达67.5t/hm2,产值10.5万元/hm2以上,最高产量达到96.75t/hm2、产值23.25万元/hm2,创贵阳高海拔地区高产历史纪录。    2栽培技术    2.1整地施基肥  尽量选择近年来未种过瓜类的肥沃田块,定植前10d左右,先耕翻整地,施入有机肥45~75t/h

4、m2、钙镁磷肥450kg/hm2、氯化钾225kg/hm2、三元复合肥450kg/hm2,肥料撒施均匀后深翻起垄整畦,畦宽4~5m,长度不限。也可在畦做成后,再在畦面上做成瓜沟、瓜穴,然后在沟穴内施足底肥(这有利于公顷株数较少、有机肥量不足的情况下使用,但所施底肥一定要与土混合均匀,并且要有1层25cm以上的土间隔,以防移栽时植株根系直接接触肥土造成烧苗)。    2.2穴盘苗管理  碧秀苦瓜品种已由成都金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四川农友种苗(中国)有限公司将种子买断,以种苗的形式向西南地区销售,预定收到种苗后,7d内定植的,将穴盘苗从纸箱中取出,将苗保留在穴盘内炼苗5d左右,炼苗过程

5、中,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避雨、保温,光照太强时可适当遮荫,逐渐让苗子叶片变厚,茎干老健,等待合适的时间定植于大田。若需等待较长时间再定植,需将种苗从穴盘中取出,假植于10cm×10cm(或更大)的营养钵中。在假植后10d可以用500倍左右的叶绿精灌根。管理中注意炼苗、保暖,湿度不能太大,光照过强时注意遮荫;摆放间距稍大些,以免藤蔓相互缠绕,等待合适的时间定植于大田。    2.3裙膜移栽  苦瓜喜温不耐阴,在早春阴雨低温、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株容易出现叶色发黄、茎杆纤弱、幼苗徒长等症状。4月上旬,贵阳的气温相对稳定后,选择晴天移栽,先用地膜覆盖畦面,株距2.0~2.5m,每畦面栽2行,

6、定植1800~1875株/hm2,栽苗深度以幼苗子叶平露地面为宜。栽苗时要尽量挑选壮苗,尽可能淘汰病苗、弱苗、畸形苗。定植后一定要随即浇足定根水,然后用4根小竹或豆栈插入地上,底部按40cm距离,高55cm用绳绑成锥体,用地膜围上(形如落地“女式长裙”,笔者以此取名为裙膜移栽技术)。该技术解决了贵阳高海拔地区4~6月气温不稳定导致的低温冻苗、高温烧苗、小拱棚低烫苗等问题。在低温天气下,将裙膜的顶部封住,起保温作用,高温天气将裙膜的顶松开,避免高温烧苗,4根杆和膜也可防暴雨、冰雹恶劣天气,同时解决以前采用单株小拱棚时间短、烫苗的问题。采用裙膜移栽,围膜时间长达30d左右,效果突出,苗期植

7、株生长健壮。    2.4搭隧道棚架  苦瓜抽蔓后要及时插架搭棚,棚架所用材料最好是直径4cm以上的竹子,基部深插入土后,尖梢与畦对面的竹架尖梢对接捆绑,最终做成高度为2.0m的隧道形拱棚;同时在拱棚的两腰都加一横拉杆以确保棚架的稳固性(不能做成平架棚,因为拱形棚所能提供的光合作用面积远大于平架棚,植株中后期的结果量也会优于平架棚)。但不管是哪种棚,因中后期挂果量的剧增,原棚架无法承受过重,故都要及时在棚架下用大量直杆撑住以防倒架,尤其是雨水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