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孩子”的背后

“心理问题孩子”的背后

ID:9689226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心理问题孩子”的背后_第1页
“心理问题孩子”的背后_第2页
“心理问题孩子”的背后_第3页
资源描述:

《“心理问题孩子”的背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心理问题孩子”的背后“心理问题孩子”的背后“心理问题孩子”的背后我班有一位幼儿,名字叫小霖(化名),今年6岁,是一个长得十分漂亮、可爱的小男孩。可在幼儿园里、家里,小霖则被认为是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家长也这么认为。他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特征:小霖和同伴相处的时候,常常忽然紧紧地抱住同伴不放,有时紧紧地捏住同伴的手,有时用力地拉住同伴,有时甚至打同伴,对女孩子更是如此。天天都有小朋友被他的举动弄哭、吓哭而跑来报告老师,幼儿家长们也反映很大,常常向老师或小霖的家长告状。老师对小霖进行多次教育仍未见改正,与他的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和邻居的同伴相处时也有

2、这种表现,刚开始大人并不太在乎,后来越来越觉得是问题,邻居的小朋友也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了,他们也不知如何是好。一段时间来,小霖的表现越来越严重,同伴们都不愿和他在一起玩,使他越来越孤立,情绪十分低落,家长和老师们都认为此孩子有心理问题。于是,我决定要找出原因,寻找相应的教育对策,让这个漂亮、可爱的孩子同其他小朋友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几次与家长共同配合教育无效的情况下,我准备从孩子身上“开刀”。于是,我开始零距离地接触小霖,尽量多的时间和他在一起,吃饭时坐在他的身边,睡觉时坐在他的床上,平时多摸摸他的头、摸摸他的脸蛋,多与他说话、聊天,多和他一起游戏。小

3、霖慢慢地愿意与我接近、说话了,心里的抵触情绪慢慢化解了,有时甚至会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我看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就带着小霖到我的办公室,来个郑重其事的长谈。我先从“外围往内进攻”、“从旁边往中间追击”,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长谈,从谈话中基本查明了小霖行为的原因:抱同伴、捏同伴的手、拉同伴都是表示想和他们一起玩;打同伴是表示太喜欢他们了,想通过打引起他们的注意;对女孩子更是如此的原因是他看到漂亮的女孩子就特别喜欢她,特别想和她们玩。可见,小霖的行为并非恶意行为,他渴望与同伴交往的欲望太强了,以致用过激的行为来表示。于是,我立即与小霖的家长取得联系,主要向家长

4、了解小霖在家里的“交友史”,以进一步查明小霖过激行为的真正原因。从小霖的家长口中得知:他们平时工作很忙,小霖从小到大常常一个人被扔在家里没人管,他只好翻箱倒柜摆弄家里的玩具,没有同伴玩,很孤独。原来,小霖是长期独处,缺乏父母的心理关爱、缺乏与伙伴的友好相处,他希望有伙伴、渴望与同伴交往的心理长期不能得到满足,正因为这种压在心底的强烈愿望导致小霖用过激的行为来表示想与伙伴一起玩。查明并分析了原因,我认为对小霖倘若有了正确的引导,相信他会改掉这一“不良行为”的。于是,我主要采取如下对策:1、告诉小霖喜欢同伴、想和同伴一起玩是一件好事,是好孩子的表现。但是,想

5、抱同伴、捏同伴的手、拉同伴都必须经过同伴的同意,而且不能太用力,不然同伴会感到很难受;打人就更不对了,同伴被打了会感到疼痛、伤心,他们会认为你不喜欢他们,要伤害他们,所以就不和你一起玩。我们的小霖喜欢同伴,就不应该让同伴疼痛、伤心对吗?(小家伙点了点头,似乎听懂了什么道理,下次看他的表现了。)2、找小霖的家长谈话,告诉他们小霖“不良行为”的真正原因。建议家长不要批评小霖,可经常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的形式,让小霖慢慢明白如何与同伴团结友爱、友好相处、合作游戏,并常陪小霖和邻居同伴玩或请小朋友到自己家里玩,家长也应多花点时间关注小霖,多陪小霖说说话,做做游戏,

6、发现一点点小进步应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3、告诉全班幼儿,小霖很喜欢全班小朋友并非常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他常常会用拥抱同伴、捏同伴的手、拉同伴表示想邀请你们和他一起玩,如果他不小心太用力了,请你们提醒他一下,相信他会听好朋友的劝告,并会和大家玩得很开心。4、召开班级保教人员会议,大家共同分析小霖不良行为的原因,探讨并寻找对策。决定对小霖多关注、多接触、多交谈、多鼓励、多表扬,帮助小霖在班上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让全班的小朋友宽容他、接纳他,使他有自信心,友好地与同伴交往,体验与同伴在一起的乐趣。经过全体人员“多管齐下”和多方位的努力,一个多月来,小霖的“过

7、激行为”慢慢地减少了,打他小报告的小朋友也渐渐少了,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渐渐多了。随着成人们对小霖的鼓励声、表扬声的不断增多,小霖的话语、笑容也在不断地增多,家长们感到满意,老师们感到欣慰。几点思考:1、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儿童的心理问题在启蒙阶段常常不被家长及教师所重视,导致引发出不必要的严重后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从小注重培养,作为家长或教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体格发育、营养状况、身体疾病和智力水平等,而且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发育及心理健康。因此,家长和教师都有必要了解有关常见幼儿心理障碍的知识,及时识别儿童心理问题。2、“心理问题

8、”的背后有原因。其实,不少孩子早期出现心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没有引起家长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