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中、西视野论析

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中、西视野论析

ID:9683779

大小:6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5

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中、西视野论析_第1页
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中、西视野论析_第2页
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中、西视野论析_第3页
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中、西视野论析_第4页
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中、西视野论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中、西视野论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中、西视野论析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中、西视野论析  论者运用以西释中法来研究中国哲学,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不过,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为了挺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为了让她在世界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走向以中评西更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先对冯友兰、胡适等人的以西释中法作出的贡献作实事求是的分析,然后指出其不足,最后试图通过回顾梁漱溟、熊十力等人的说法对以中评西的前景作比较乐观的估计。  一  在19世纪中叶之前,汉字里有哲、有学,但没有哲学。该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西周用汉字哲学来翻译英文philosophy。后来,这一翻译传到中国,中国人也接受

2、并使用之。从哲学一词的由来不难看出这个词的西学源头。立足这种源头,冯友兰在解释中国哲学时指出:所谓中国哲学者,即中国之某种学问或某种学问之某部分之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也。所谓中国哲学家者,是中国某种学者,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家名之者也。[1]8既然哲学这个词来自西方,中国哲学只能按西方的标准来确定。冯友兰如此确切无疑地说,有历史的根据。  冯友兰的以上说法,为他以西释中指明了方向。他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的、影响深远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就是沿着这个方向走的。他在书的开头即说:哲学本一西洋名词。今欲讲中国哲学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所谓

3、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1]1他接着用简明的语言描述西方哲学之三大部分(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的内容。他还以西方哲学为标准指出中国哲学的弱点:中国哲学家之哲学,在其论证及说明方面,比西洋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盖中国哲学家多未有以知识之自身为自有其好,故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不但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也,即直接能为人增进幸福之知识,本文由.L.收集整理中国哲学家亦只愿实行之以增进人之幸福,而不愿空言讨论之,所谓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故中国人向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著书立说,中国哲学家视之,乃最倒霉之事,不得已而后

4、为之。故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之哲学书,比较少数成书既随便,故其道理虽足自立,而所以扶持此道理之议论,往往失于简单零碎,此亦不必讳言也。西洋近代史中一重要的事,即是我之自觉,我已自觉之后,我之世界即分而为二:我与非我。我是主观的,我以外之客观的世界,皆非我也。我及非我既分,于是主客观之间,乃有不可逾之鸿沟,于是我如何能知非我之问题,乃随之而生,于是知识论乃成为西洋哲学中之一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之思想中,迄未显著的有我之自觉,故亦未显著的有将我与非我分开,故知识问题(狭义的)未成为哲学上之大问题。知识论之第二部,逻辑,在中国亦不发达。中国哲学家,又以特别

5、注重人事之故,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西洋哲学于每部分皆有极发达之学说;而中国哲学,则未能每部分皆然也。[1]8-10冯友兰所说的中国哲学的弱点,概括起来就是:没有为知识而求知识的兴趣、少有精心结撰,首尾贯串的哲学著作、对道理的论证不充分、未显著地将我与非我分开、在知识论和逻辑学以及宇宙论等方面都不够发达,如此等等。冯友兰的说法给国人以极大的启发,至今读来仍然让人受益匪浅。  在认识了上述这些中国哲学的弱点的基础上,冯友兰便在《新理学》、《新知言》、《新原道》等著作中想方设法克服它们。例如,他非常讲究逻辑,讲究表达的严密性和系统性,这成了他一生的语言风格。《新理

6、学》无疑是精心结撰,首尾贯串之哲学著作的典范,也是以西释中和中西结合的典范,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新理学体系主要以4个概念和4组命题建构起来。这4个概念是:理、气、道体、大全,4组命题是:有物必有则、有理必有气、存在是一流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些表达都非常中国化,但又有明显而深厚的西方哲学内容。整个体系非常严格,一环扣一环,逻辑性很强。  冯友兰的新理学是从朱熹的旧理学发展出来的。冯友兰之新,关键就新在吸收西方哲学的优点,尤其是其注重逻辑的优点。朱熹的理学,散见于他的语录、经典解释、书信,而不是系统地阐述于一部或数部专著之中,但冯友兰的新理学却在一

7、部专著中得到系统而严密的论说。新理学中的理,确实在逻辑上要比旧理学中的理更纯、更粹、更精。在冯友兰虚拟的朱熹与戴震的对话中,朱熹就经常运用西方的逻辑技巧,朱熹说:逻辑在讲到原因的时候,常把原因分为三种,即必要原因,充足原因,必要及充足原因。胡先生(指胡适)所用的那些西洋哲学的意思,我向未听过。所以我发愤学西洋文字,读西洋的哲学书。我现在已经知道我的哲学,在西洋很不少同调。在希腊如柏拉图、亚理士多德,在现代如新实在主义者,都讲我所讲而你(指戴震)批评的理。我又深恨在中国哲学里逻辑不发达。假使我早学过一点像现在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所学的那么一点逻辑,我的哲学也决不会引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