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82612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5
《作业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作业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作业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通过对成本对象所涉及的所有作业进行动态追踪和反映,以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成本分配对象,以各项作业的作业量及单独确定的分配率为依据,分配归集共同成本,有助于提高产品成本数据的相关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逻辑依据是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产品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资源消耗产生成本。 二、两种成本法的比较 以人工工时或机器台时作为标准来分配间接成本的传统成本计算法与以各单项作业作为分配标准的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最大不本
2、文由论文联盟.L.cOm收集整理同之处就在于对制造费用的分配采用的标准不同。传统成本会计按工时将费用分摊到各个生产部门,再确定费用分配率,然后将费用分配到产品的成本中。在作业成本制度下,首先将制造费用或间接费用归于每一作业或作业成本库,然后再由每一作业或作业成本库确定分配率,将费用分配到产品的成本中。所谓成本库,是指可以用同一项共同的成本动因,进行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单位。 间接费用项目较少、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对成本管理要求不高的企业适用传统成本计算法。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企业成本中的间接费用比重急剧增加,并且间接费用结构和归属性发生了根本
3、改变。许多间接费用与生产过程及产量无关,却与顾客满意度、发货速度、服务次数等关键成功因素相关。另外企业产品生产的工艺特点差别较大,产品生产工艺不同,所消耗的作业种类及数量也就不同,按照作业耗用量多少来分配生产费用,可以做到产品成本核算的相对正确性。 现代企业大多采取多种经营,多元化生产,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不同种类产品在生产流程中消耗的作业和资源大不相同,为正确计算出多种产品成本,就必须追溯到成本发生的根作业上。随着间接费用的比例逐渐增大,若仍以日益减少的人工工时为基础来分配这些费用,必然导致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进而引起成本控制失效,经营决策失误。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对不同作
4、业的间接成本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率进行分配,使传统成本计算法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得到改进,因新的核算系统责任明确,使得很多不可控的间接费用得以控制。 作业成本法还能促使管理人员想方设法进行成本控制,分析作业动因与最终产出的关系,确定各作业对产出的贡献,揭示哪些作业是必需的,哪些是多余的,最终确定如何减少产品消耗作业的数量,从整体上降低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评价作业的增值性,保留整个作业链中必不可少的,减少非增值的作业,从而达到优化生产流程的目的。所以说,作业成本计算法不仅保证了成本计算的准确性,而且可促使企业有效地控制间接成本,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有利于正确核算产品成本,降低成本
5、费用,并对产品的正确定价提供准确依据 三、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建议 (一)应用现状 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成本核算和企业管理方法,在我国仅在小范围的应用上偶尔可见,应用较为贫乏,没有明确的以此为核算方法的成本管理模式,也没有于此相配套的管理措施。 第一,使用ABC成本法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更新换代快,产量较小,且制造工艺繁复的一些产品制造企业,例
6、如高新电子产品行业。其实,一些大规模大批量生产,产品变革较少的企业也可以实施,如以销定产、多品种大批量的某国有农机生产企业,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超过人工费用的200%,过高的简接费用致使企业利润率低下,经过调查分析企业的工艺流程特点,确定了多个作业,以及各作业的作业动因,通过计算,发现了传统成本法的成本扭曲:最大差异率达到46.5%。根据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加强成本控制,针对每个作业制定目标成本,使得目标成本可以细化到班组,增加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 第二,在存货管理这个层面上,目前国内的企业存货管理都是尽量做到零存货,因为在大部分制造企业
7、都认可存货=贬值物这一观点,而这个问题也导致大部分企业对于价值工程和价值链的重要意义不能更好的认识也不会去专门组织有效的管理方案。而如果一个企业仅仅是依据库存设定库存,而不是将其放置于整个生产的过程之中,不参与价值链变动,根本无法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核算。 在这些已经应用了ABC的企业之中,绝大部分都是把ABC用在减少产品功能设计和间接成本投入的控制方面,仅仅涉及产品设计这一个层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产品的工艺决定产品自身具有的价值,而目前所用的价值管理理念足够控制产品的功能和产品所采用的制造工艺,但是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