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组织方式

刍议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组织方式

ID:9678878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刍议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组织方式_第1页
刍议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组织方式_第2页
刍议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组织方式_第3页
资源描述:

《刍议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组织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刍议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组织方式计算机公共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服务。另外公共课教学面向的是全校的新生,水平差异及学生性格的差异使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再完全依靠老师的“一言堂”,被动学习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由原来单纯的“传授知识”向“传授方法”转变,使学生会利用周围一切可用资源帮助自己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网络学习方式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主动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组织方

2、式。以人本主义为指导“以学生整个人作为教育对象的理念,称为全人教育(whole-personeducation)”全人化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在全面了解学习者本身能力、经验、性格、意志等条件的基础上,实施个别化教学。“要教育学生必先了解学生”。要更好的实施教学,对于计算机公共课面向的学生群体广而杂,所以更应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1.学生现状调查分析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在学生入学后对学生的计算机初始水平进行调查摸底。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实施问卷调查适应注意调查对象应具有代表性:既有文科学生、又有

3、理科学生;既有男生,又有女生:既有城市来的学生,又有农村来的学生。调查问卷应有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组织编制,其中应有权威的计算机公共课任课教师的参与,如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可以了解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初始水平、和网络学习能力等。问题一: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将学生划分为4个层次:A、能够自己装机,对硬件熟悉,基本知识和操作都很熟悉:B、了解一般的基础知识,熟悉基本操作;C、具备中学学习的基本知识,接触过计算机,但操作不熟练:D、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不会操作。问题二:网络学习能力调查。选择项如下:A、经常上网

4、,以网络作为辅助学习工具,操作熟练;B、经常上网,以游戏、聊天为主,其他很少使用;C、有目的上网,查找资料,操作一般;D、偶尔上网,盲目浏览,操作不熟练;E、从没上过网,不会操作。笔者曾经对以上问题做过一个小范围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问题一,八成学生选择C选项。也就是说,中学曾学过,但操作不熟练:对于问题二,六成以上学生只是偶尔上网,操作很不熟练,两成以上的学生经常上网,但以娱乐为主,对网络其他用途知之甚少。2.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组织方式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我认为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应该循序渐进,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

5、将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以网络教学为主,多种方式并存”,即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1)认为自己有基础的学生,可以直接申请参加统一的计算机考核系统考试,检查自己掌握的情况,合格者可以免修该课程,不合格者则必须采用一种学习方式学习。不论学生采用什么学习方式,都以参加计算机自动考试系统考核结果为准,合格者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不合格者则必须重修。对于所有参与计算机公共课学习的学生,还应该进行一到两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介绍网络学习的方法和网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讲解计算机公共课

6、网络学习专用资源网的使用方法。(3)经过短期培训后,其余学习时间可以交给学生。利用己开发好的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系统,使学生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根据个人需求,采取自由学习方式。由于受中、小学十几年的传统教学的影响,多数学生己经习惯被动接受,要想使学生一下子由被动学习向主动获取知识过渡,最终学会学习,这需要一个过程。学生虽然是整个网络学习过程的中心,但校园网络学习与单纯基于Inter的学习有重要区别,就是对学生的可控性,教师控制了学习资源、环境和学习伙伴,给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4)在网络学习的

7、过程中,通过监控,教师随时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况,进行个别指导。对于不同的模块,随时可以调整教学方式。比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包括:基础部分理论部分,Windows操作系统,实用office软件,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应用等。对于基础理论部分学生学习中反映出的难点部分,可以集中安排时间进行面授讲解、面对面辅导;对于使用软件的学习,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PowerPiont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到指定FTP服务器上等。总之,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采用多种方式并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

8、的主动性、能动性,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参考文献:[1]李如密,关于教学模式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1996(4)[2]吴永志,杜爱明,董榕,高校教育技术机构工作新模式的理性思考,电化教育研究,2005(1)[3]孙昌达,基于宽带网的远程教学模式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4(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