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管理技术

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管理技术

ID:9674605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管理技术_第1页
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管理技术_第2页
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管理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管理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管理技术  关键词茶园;低产低效;改造;管理  浙西衢江区种植茶叶面积逾2000hm2,其中低产低效茶园面积达670hm2以上,占茶叶总面积的33.5%。近年来针对“二低”茶园,实施“三改”技术措施,取得了成效。现将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管理技术总结如下,以期为该地区茶树的栽培提供参考。    1树体改造    1.1树冠更新  一是重修剪。适用于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树。重修剪高度,一般是剪去树冠1/3~1/2,以离地30~40cm为宜。树形较高、枝条不太衰老的,可剪高一些;树形较矮、枝条较衰老的,剪低一些。在同一块茶园中,修剪的高度就低不就高,使剪后整片高度大体

2、一致。如在同一丛茶内有个别枯老枝,可先用镰刀修剪后再行修翦。重修剪的时期,以茶树休眠期为好,但是为收获一定的产量,也可在春茶釆后重修剪。剪后当年发出的不采摘,翌年茶芽萌动前,重修剪口上提高7~10cm修剪。从第2年起可适当留叶釆摘,并于每年初春在上次剪口上提高7~10cm修剪,待树高达70cm以上时,每年提高5cm进行修剪。二是台刈。树势已十分衰老的茶树,枝干枯秃,叶片稀少,多数枝条夹失育芽能力,产量很低,有的枝条上布满苔藓、地衣,根系也已大部枯黑,吸收能力很差。对这类衰老茶树,应当实行台刈。方法是从根颈处剪去全部枝条,促使抽生新枝,形成新的树冠。台刈的高度一般离地面5~7

3、cm,留桩过高,则发芽不壮,新枝纤细;过低则发芽部位太少,新枝数量少。台刈以圆盘式台刈机为好;也可用锋利的镰刀,自下而上拉割,使切口呈光滑斜面;粗大的枝干可用手据或台刈剪,切忌砍破桩头,造成伤口腐烂[1,2]。台刈的时间,以春茶结束5月上旬为宜,不影响当年平均增长的收益,通过梅季和夏天的生长,秋季可采些名茶,第2年即可正常生产。台刈后发出的新枝,在一年生长结束后,离地40cm左右进行修剪,剪后2~3年内逐步在上次剪口提高10cm左右修剪,待树高到70cm以上时,每年按修剪的高度标准进行修剪。台刈后发出的新枝生长旺盛,芽叶肥壮,但不可釆摘过早、过度。一般台刈后的一年生枝条不要

4、釆摘;第2年采高留低,打顶养蓬;第3年开始适当留叶采摘,以养成骨架健壮、蓬面宽广、分枝适密的高产树型。  1.2根系更新  茶树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关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当茶树到了一定树龄后,树冠开始衰老,产量严重下降,这与根系的萎缩、粗根比重的增加、有效根系的死亡和吸收功能的衰退紧密相关;同时与茶园土壤理化性状的恶化、表土的冲刷、盐基流肥力的下降也有直接的关系。根系更新的主要措施是深耕,通过深耕断伤部分根系,以激发新根生长。深耕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枝干更新前,也有在枝干更新当年的秋末茶树处于休眠期进行。深耕的位置一般距根茎20cm以外,深度为40~50cm,深耕时要结合

5、施用有机肥和磷肥。    3园相改造    园相改造要通过农、林、牧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才能建立最佳的茶区生态环境,提高低产茶园的改造效果。改变分散地块,退出间作,建立专业茶园,是改造园相的重要内容。釆取改造一批、发展一批、淘汰一批相结合的方法,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经过数年的努力,彻底改变茶园的面貌。衰老茶园和未老先衰的低产茶园,密度不大,茶园缺株、断行严重,要按合理密植规格补密。株行距宽窄不一的老茶园,原行距在1.5m以下的,补株间空隙;原行距在2.5~3.0m的,除株间补密外,中间应增补1行;对部分严重缺株的茶园,茶行尽可能改补成条列式。茶树属多年生作

6、物,但其经济栽培能力并不是无限的。茶树个体生命活动中,经过若干次更新之后,更新周期愈来愈短,树势恢复也愈来愈弱。对于这类茶园,应考虑换种改植,将老茶树连根挖除,再把园中土壤深翻60cm以上,并实行土壤消毒,先种植1~2年的绿肥,然后改种新选育的茶树优良品种,使其成为彻底更新的全新茶园[3,4]。    4改后管理    改树、改土、改园是改造低产茶园的必要技术措施,但巩固改选成果,获得长期的经济效果,还必需依靠改造后的经常性技术管理工作。低产茶园改造后,要在施氮肥的基础上,增加磷、钾肥的比重,特别要增施有机肥,这样养分比较完全,同时还具有改土的作用。不论釆用何种修剪方式改造

7、低产茶园,改后必须留养新梢,打顶养蓬,直至茶树树冠养成后,才能正式投产。在树冠改造后的1~2年内,把釆摘看作是培养树冠的一项技术措施,贯彻落实“以养为主”的原则,切不可强采,在茶树高度未到70cm,树冠未超过1m时,只能采用打顶养树的方法,采高留低,采中留边,采密留稀,抑制主枝生长,增加分枝密度,提高生产枝数量。茶树改造后,新生枝叶幼嫩茂盛,抵抗力弱,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要特别加强病虫的检查和防治工作,以防病虫害卷土重来。    5参考文献    [1]刘初生,陈佳,梁月超.广西金秀高山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浅谈[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