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经济合作前景探讨

中印经济合作前景探讨

ID:9674162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5

中印经济合作前景探讨_第1页
中印经济合作前景探讨_第2页
中印经济合作前景探讨_第3页
中印经济合作前景探讨_第4页
中印经济合作前景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印经济合作前景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印经济合作前景探讨内容提要: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有共同的特点和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两国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合作的空间。中印两国最近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这份纲领性文件不仅确立了中印关系的目标和指导原则,而且对两国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的合作做出了全面规划,是中印关系和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本文将着重研究和分析中印两国的经济合作前景。    关键词:印度经济中印经济合作  中国和印度同属发展中国家,两国国土资源广大(占亚洲总土地面积

2、的40%),人口众多(占亚洲总人口的60%),经济发展水平相当,都面临改革与发展的紧迫任务,在经济发展的问题上有许多共同点,彼此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因此,研究这一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九十年代以来的印度经济形势    1.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但呈波动状。根据印度政府的统计资料(GovernmentofIndia:EconomicSurvey2001-02)显示,印度在上世纪90年代里所实施的经济改革政策所带来的成效是明显的。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1991-1992年度曾跌

3、至谷底,仅为1.3%;然而在下一年度就迅速从危机中恢复过来,达到5.1%。1994-1995年度至1996-1997年度连续都超过或达到7.0%。但是经济增长速度从1997-1998年度开始减慢,2000-2001年度的增长率只有4%。工业增长从1991-1992年最低值0.6%开始,经过四年的努力达到了1995-1996年度的11.6%,之后增长速度又开始下降,到了2001-2002年度的增长率只有3.3%。由于受到气候的影响,农业的增长情况并非令人满意,在改革前的1980-1981年度至1991-

4、1992年度的11年间,农业年均增长率为3.4%,与之相比,1992-1993年度至1999-2000年度的7年中年均增长率却下降了31.03%,仅为2.2%。农业及相关部门的附加值年增长率从1993-1994年度至1996-1997年度的年均4.5%减至1997-1998年度至2001-2002年度的年均1.2%。    印度经济自改革以来虽然出现过几年较高的经济增长,但增长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究其原因,既有外部的影响和一些周期性因素的影响,又存在着根本性的结构性因素的制约。    2.经济实力明显

5、增强。1999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661亿美元,2000年达到4,90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90美元。据世界银行按PPP购买力评价计算,印度经济实力现排在世界第五。为了解决基础设施短缺问题,它正加大在电信、金融、保险等领域的改革力度,努力吸引外资流入,同时积极发掘海外印侨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使之为经济腾飞服务。力争到2010年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万亿美元。    3.外国投资大量增加。印度的经济改革大大放宽了对外资的限制。投资环境改善之后,许多跨国公司第一次将眼光对准了印度。全

6、球500强之中的多家企业,如通用汽车公司、福特公司、索尼、本田、LG国际、杜邦等跨国公司纷纷落户印度。从1991-1998年间,印度批准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达444亿美元,而在1980-1990的十年间尚不足10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实际流入从1991-1992年度1.35亿美元升到1997-1998年度的30亿美元。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2001年印度又在一些部门进一步放宽了对外资股份的政策,例如对电子商务、快递服务、炼油、宾馆及旅游业、制造业等部门,政府允许的外资股份最高可达100%。    4.外债结

7、构趋向合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采取了谨慎的外债管理政策,强调提高出口增长率,鼓励外国投资,严格控制短期债务,使商业债务掌握在可管理限度之内。经过几年的努力,外债形势出现好转。首先是短期外债占总外债的比重从1991年3月末的10.2%下降到2001年9月的2.8%。在2000年9月的债务总额中,长期债务占95.4%,短期债务占4.6%,优惠债务占37.5%。外债占GDP的比率也连年下降,从1992年3月末的38.7%下降到2001年9月末的21%。偿债率(按现行价格计算)也从1990-1991年度

8、最高水平的35.3%不断下降,并且已经进入了一个适宜的水平,至2000-2001年为16.3%。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到2000年9月底,曾是世界第三号债务国的印度已经降至第9位,第一次被世界银行列入“少外债”国家。  制约印度经济增长的因素    1.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印度政府长期采用赤字财政的办法来获取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所有的印度经济学家都曾高度赞扬过赤字财政政策。印度在1990-1991年曾创下了1,135亿卢比的财政赤字记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