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73180
大小:398.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5-05
《智能化小区综合设计方案 (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工程需求概述1、概述:XXX小区位于安徽省天长市是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超前的设计思想和花园式的建筑风格,体现出尊贵、豪华的贵族气派,充分展示出天长人所追求的高雅、舒适、现代化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小区无论在建筑面积还是在建筑风格上均达到了三星级高档小区的标准。小区一期总计2688户。小区由:14幢楼每幢楼4个单元,每单元12层每层4户高档公寓,每个单元各设一台联网彩色门口机,每户各设一台联网彩色可视分机。XXX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建设要求较高,要使住户不仅体验到传统意义上的住宅功能,更能享受到快速上网、便捷通讯、安全保障、丰富娱乐生活、优质物业管理等智能化小区特有的
2、生活方式,使生活的物质水平和文化内涵都产生质的飞跃,小区智能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物业管理水平、住户的满意程度以及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在智能化小区的设计上把握的原则:在国家建设部智能化技术导则准则和满足基本性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的造价。2、设计要求:XXX小区将建设成为智能化、高档次的全封闭住宅小区,为住户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小区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为XXX小区小区建设一套先进、严密、实用、美观、性能稳定的弱电系统。做出如下的系统要求:1、本工程每户设计联网彩色可视室内分机各一台,其中每个单元各设门口机联网彩色可视对讲主机一台,管理处设
3、计彩色中心管理机一台。352、用户与物管中心,来访者与物管中心均可实现双向呼叫与通话,当访客来到小区入口处时,先通过对面住户的认可后进入小区,在室内分机上经业主语音及图像的核实后操控开锁。3、管理中心机可以对求助信号可直接接收,求助信号的传输高于普通信号,同时对各主机进行编码及存储信息功能。4、单元门口机上要有密码开锁功能,并可支持联网ID门禁一卡通功能,使住户使用更方便,更安心.5、每户可视分机可联动1路紧急按钮安防报警功能……3、设计依据设计依据的标准3、1设计涉及的计量单位采用国际单位SI制3、2设计涉及的所有设备和材料,除专门规定外,均依照下列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制造
4、、检验和试验。《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6796-97《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1994《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8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J50057-94《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35《微波/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GB10408.6-91《磁开关入侵探测器》GB15209-94《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199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
5、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1-2000第二章系统概述1、系统概述:一个完善的智能化社区,应具有便捷、安全、舒适、高档的生活环境,而确保每一个住户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是本系统最大的意义,创造一个住宅的理想空间是本系统的目的所在。深圳市新锐高科公司的XR-800B/XR-800C联网黑白、彩色可视系统是根据我国实行封闭式管理住宅小区的特点专门设计的产品。它针对分布式住宅小区的管理特点进行功能规划,如多通道内部通讯、双向可视呼叫对讲、住户报警、防盗报警等等,把单纯访客开门提升到多功能综合管理层面上,对提高小区安全管
6、理、方便住户起到积极的作用。2、系统设计指导思想:35“住宅小区智能化是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这是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对住宅小区智能化作出的科学定义。一个理想的住宅小区,除了要有合理的规划、优美的环境和配套的设施等“硬件”环境外,小区内在的“软件”环境也同样重要,即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方便周到的物业管理和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正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这一需求,综合应用各种现代技术,赋予住宅小区“智能化”,旨在改善住宅功能、优化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使
7、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充分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丰富多彩和舒适便利的生活。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设计遵循以下原则:2.1、以人为本“人”是住宅小区的主体,系统设计应紧紧围绕着人们的实际需求,以实用、简便、经济、安全为原则,同时兼顾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用户的需要,满足"居住"这一特定使用功能。2.2、适用性当今科技发展迅速,可应用于住宅小区的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设计选用的系统和新产品都应能使用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受益,满足近期使用和远期发展需要。在多种实现途径中,选择经济可行的途径。2.3、可行性以现有成熟的系统和新产品为对像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