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69846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中学语文教育中德育融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教育中德育融入中学语文教育中德育融入汉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师,我们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课文的课时安排,对教学步骤和训练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做到寓德于教。 1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1.1通过感悟语言、积累词句进行德育 语文教学要始终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将语言文字的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因为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作者思想的载体,我们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一定要选准角度,认真钻研课文,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寻找与语言文字的最佳联结点,对揭
2、示文章思想内容的重点词语、某些限制性成分或是一些警策性的句子进行点拨推敲,因文悟道。在教学《我的信念》这篇自读课文时,我就采取听读、朗读、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反复斟酌课文词句,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从而培养他们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通过老师讲解、学生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发地去读、去想、去说、去写,从而加深学生对我国悠久文明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弹奏出一曲曲热爱祖国的颂歌。 1.2运用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进行德育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课文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思想品质教育的优秀的素材
3、。例如:课文《七根火柴》,再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宏伟画卷以及红军战士不怕远征难爬雪山、过草地的英雄气概,使学生的内心感到震撼,心灵受到洗礼;课文《谈骨气》,多方面、多角度地指出了一个人应具有的品质,阐述了生命的意义和做人的真谛,深度刻本文由.L.收集整理画了人物的性格,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现实这些课文充满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激情。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听、说、读、写等方式,以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优势,在学生的心里树起一座座丰碑,使他们树
4、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道德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接班人。 另外,数千年来,无数的爱国英雄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孕育而生,如代父从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木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们应该通过课堂语文教学在心理上、思想上使学生产生共鸣,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敬慕和仰慕,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在课外进行德育渗透 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主要的寓德育于语文教学的渠道外,课外,我们还可以将专题讲座、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社会调查等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把德育渗透于各种
5、健康有益的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例如,语文教师在课前或课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书籍目录,要求学生必须多看、多读课外书,然后写读后感,通过阅读优秀书籍使学生接受健康的教育;同时还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百部影片综艺大观神州风采等电影、电视节目,让学生看新闻,谈体会,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全球的地理风貌和历史文化,关心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还能让学生接受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另外,语文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开展德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伴随中国与世界的逐步接轨,
6、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思考。语文教材作为思想启蒙的载体,又一次分担了思考的任务。目前,我们推广的语文教材和大纲,加强了人文性,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格、品德、个性以及创造性的培养。这让人感到:语文,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凭借,它,也是观照社会、观照时代、观照人生、观照自我的窗口。在这种情形下,语文教育和德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课题,这对身为人民教师的我们,无疑是一个大的挑战,一系列崭新的、建设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将成为众多探索者追求的目标。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发挥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7、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认识自己灵魂工程师的身份和使命,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加强业务进修,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则是我们共同的努力方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