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66073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初中文言文教学新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文言文教学新探一、教学激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兴趣对古诗文的教学不容忽视。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探讨:1.导语激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如教学《三峡》,引导学生背诵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然后问:“有谁见过三峡的景象吗?”以此引发学生进入三峡的壮美景象中,激发学生一种向往之情。好的导语设计,让学生先入为主,为学生阅读课文创造了一个前提条件,驱动和控制了学生的心理,使之更易接受知识和技能,
2、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2.诵读激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一篇古文,首先要从诵读入手。如教《孙权劝学》一文,先由教师范读,读准字音、句读,然后通过学生自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进一步分析课文,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读起来自然有兴趣,效果不言而喻。3.活动激趣。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乐学语文、愿上语文课、不怕古诗文,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古诗文教学课上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如教学《愚公移山》,可针对愚公愚不愚开辩论会。此外,还可以通过背诵比赛等语文活动,使
3、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从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学生在实践中才智得到发挥,就会有快乐的情感体验。4.想象激趣。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如教学《隆中对》时,引导学生跟诸葛亮对话:你认为对策合理吗?假如诸葛亮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呢?这样,学生用现代的观点去想象,大大增强了阅读兴趣,既学习了文言知识,增强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5.质疑激趣。“学则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才有兴趣,才会主动。为了启发学生有大进,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不断启发学生
4、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探索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通过质疑、探究,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二、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受益。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懂规范语言,要求学生看懂课文在文言文教学讲授新知识时,我们在板书时就注意把文言知识分类书写,如分成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重点句子翻译等。上课时把答案板书在黑板上,一课结束时,给学生一定
5、时间当堂复习。然后点名学生上台完成,其余学生完成在课堂练习本上,在大部分同学完成后,再由学生对上台同学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通过当堂练习与点评,学生对当堂所学内容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记忆。尤其是在练习中出错的同学,通过大家的指正,印象特别深刻。把各种形式的练习综合起来,有利于巩固知识,并得以进一步的提高。四、学以致用,课外迁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近几年中考作文也转为考查课外文言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加注意知识的迁移,以便能把所学知识在考试中得以灵活运用,真正实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在教授文言文时,找出与所
6、学课文风格、内容较接近的文章,在周末作业或课堂上让学生阅读,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教授《世说新语》两则时,可以选择体现古少年聪颖机智的故事《司马光砸缸》、《王戎识李》等。通过把课内外文章的结合学习,可以起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文言文的教学涉及各个方面,这里只是从四个方面谈了谈自己平时教学中的做法。在新形势下,初中文言文教学面临更多的挑战,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继续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时俱进,以求在教学上更上一层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