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

ID:9664591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5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资源描述: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摘要:以工作实践为依据,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对实施学分制要注重构建新的教学平台、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和优化教学计划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实施学分制搭建分段式教学平台是基础.构建与新的教学平台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关键,围绕培养目标优化教学计划是重点。关键词:学分制;分段式教学平台:课程体系;教学计划21世纪职业教育需要一种新的、开放的、柔性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即教学模式从人的个性出发,充分调动人的创造力和潜能,使学习者能够终身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提升价值观和态度、各种能力

2、和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职教模式形成过程中,有诸多资源需要整合,有诸多矛盾需要解决,其中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十分重要。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的职教模式.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则能较好地满足新的职教模式的需求。然而,在如何实施学分制、如何将学分制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有机结合、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育等问题上,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探讨。近年来,我院(贵州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根据我们的实践,笔者认为施行学分制要重点关注新的教学平台的构建、课

3、程体系的科学设置和教学计划的优化这三个基本环节。一、搭建分段式教学平台是实施学分制的基础改革和调整教学组织与教学结构,是顺利推行学分制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础。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特点是,职业学校办学形式呈多元化格局,即有三年制中专、五年制高职、3+2高职、三年制高职(招收高中生)。如仍按传统的教学组织和结构进行教学管理,显然不能适应现在教学工作实际。我院根据近几年生源情况与学分制教改实际,2002年设定了分段式“2+1”、“2+3”五个教学平台组织教学,即:第一教学平台,初中进校生,三年制、五年制、3+2入学时按大

4、专业招生,教学组织是一年级原则上不分专业,所有公共课统一,公共课属院管课程。第二教学平台:二年级分大专业(如化工、机电、电气、文商等),进行专业基础课教学。第三教学平台:三年级高、中职进行分流(即“2+1”、“2+3”分流),中职三年级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反馈进行专业专门化课程与职业实训教学;高职三年级(含高中生进校一年级高职生)进行大专业专科层次公共课教学(属院管课程)。第四教学平台:四年级高职生(含高中生进校二年级高职生)进行大专业基础课教学。第五教学平台:五年级高职生(含高中生进校三年级高职生)根据市场

5、对高职生人才需求信息反馈,进行小专业专门化课程与职业技术技能训练教学。(见图)经过实践。我们认为采取这种“2+1”(中职教育段)、“2+3”(高职教育段)分段模块式五个教学平台分流方式,构建起了中、高职教育相互沟通与衔接的“立交桥”,在教学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据此,学校可根据人才市场对专业需求的预测,调整各种专业的学生人数;教学管理上能及时调整各教学模块的课程组合及教学内容;学生也可在入学以后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并熟悉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而有目的地选课和选修学分,同时毕业前一年还可根据

6、社会需求和个人就业意向,再一次贴近市场选择有针对性的专业。我们通过上述教学组织实践,明显增强了我院面对近年来生源情况复杂局面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二、科学构建与新的教学平台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关键构建的分段式教学平台为实施学分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它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否则这个平台就是空泛的。多数职业学校原有的课程体系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立的.更多考虑的是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学科体系,这种课程体系显然不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忽略了学分制最根本的内涵,即个性化教育。因而,必须在新的教学平台上构建新的课程

7、体系。这个课程体系一方面要适应各个学校的具体目标和特点,另一方面要与学分制的内涵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相适应。我们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时,是在分段式教学平台基础上按照下列原则制定的。1.新的课程体系必须体现新的职教课程观。以学分制为前提制定的课程体系,主要应体现“以人为本”,“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其课程设置在课程教学上表现为以学生能力的形成为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即把知识、技术、技能和素质教育贯穿在能力培养的主线上。在培养目标上要“宽口径”,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2.课程设置要依据专业

8、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调整好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之间的比例结构。如何处理好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之间的关系,是新的课程体系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我们在课程设置上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建立在充分、可靠的职业岗位能力基础上.即在注重文化知识的基础性、功能性、工具性的基础上,更注重专业核心知识的科学性、独立性和专业技能的先进性、实用性。确定好各种不同课程在该专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