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ID:9659436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1页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2页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首先通过1983年~2006年的数据,分析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然后应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因素。包括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增长、出口商品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等影响因素与贸易条件变动的相关程度。最后,根据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所得结论,提出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措施,从而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重视贸易条件这个“质”的指标,使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真正的贸易强国。  [关键词]贸易条件外商直接投资关税率汇率    贸易条件(NetBarterTermsofTrade)的含义是进出口商品比价,它反映了出口相对与进口的盈利

2、能力。贸易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各国切身的贸易利益,它与比较利益一起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问题,各国政府及研究学者对贸易条件的变动也都十分关注。  加入P)=(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初级产品出口总额)×100,以1983年RMP为基期。外商直接投资(FDI),本文采用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单位为亿美元。实际关税率(T)=(进口关税实际征收总额/总进口额)×100%。汇率(R),本文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价,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模型建立与检验  利用1983年~2006年的数据,以贸易条件指数(NBTT)为因变量,GDP、出口商品结构指数(RMP

3、)、FDI、实际关税率(T)、汇率(R)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虑到FDI与GDP的相关性及FDI的滞后效应,将FDI的数据滞后一期处理。  NBTTi=a0+a1GDPi+a2RMPi+a3FDIi-1+a4Ti+a5Ri+Ei(i=1,2…24)  运用SPSS15.0,对以上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得出模型中R2=0.923,R2的修正值等于0.902,模型的拟合优度高。样本相关系数R=0.961,表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线形相关性强。  DPi-0.009FDIi-1+3.818Ti+0.045Ri。  自由度为18的临界值t0.025(18)=2.10

4、,常数项、GDP、FDI、T和R均通过了t检验。表明解释变量GDP、FDI、实际关税率和汇率对贸易条件有显著性影响。  出口结构指数未通过检验,因此对回归模型进行修正,在原来的回归模型中剔除RMP这个自变量,再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NBTTi=39.864-0.005GDPi-0.012FDIi-1+3.710Ti+0.045Ri  t值:(2.492-2.365-2.8774.8782.154)  t0.025(19)=2.09,各个自变量均通过t检验  F=50.847>F0.05(4,19)=2.90,通过F检验,说明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R=0.965,

5、R2=0.915,R2的修正值为0.897,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高。  3.模型结论  从回归方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GDP、FDI的变动对贸易条件产生负向影响;实际关税率和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条件产生正向影响。  (1)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  中国经济增长与贸易条件存在负相关关系,符合西方经济学中的雷布津斯基定理:在其他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一种要素数量的增加将会降低使用该要素商品的相对价格,如果该商品是出口商品则贸易条件将恶化,反之亦然。  (2)FDI与贸易条件  FDI的增加使得贸易条件恶化,这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有关系。根据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如果FDI流入的是

6、东道国的出口优势部门,那么将使出口部门的产出增加、价格降低,贸易条件恶化,反之亦然。在我国自2001年起,70%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向了制造业。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出口商品价格,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下降。  (3)关税与贸易条件  实际关税率即进口关税率的系数为正,说明我国征收关税起到了改善贸易条件的作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正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入世后我国利用关税来调节贸易条件的空间越来越小。  (4)汇率与贸易条件  中国汇率贬值对贸易条件有改善作用。根据国际经济学中琼·罗宾逊夫人的结论,这可能是由于中国与外国的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之积小于中国与外国的

7、进出口需求弹性。即当SmSx  三、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措施  针对中国贸易条件总体上趋于恶化这一事实,改善中国贸易条件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扭转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呢?我们以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的结论为事实依据,从影响贸易条件恶化的各种因素入手,提出改善贸易条件的可行措施。  1.调整出口型的经济增长偏向,抑制过热投资  调整中国经济增长方向,实现从偏向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增长向偏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部门增长的转变。鼓励技术进步的重点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引导企业投资于该部门的研发活动,并给予财政补贴、税收支持、信贷支持。另外,经济增速的放缓将有利于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