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55342
大小: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4
《虚假会计报表的成因分析及其识别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虚假会计报表的成因分析及其识别策略 简介:虚假会计报表的成因主要有企业管理舞弊和企业的经营失败两方面。对于虚假会计报表成因之管理舞弊及其识别,可以从企业管理舞弊的动机、方法与规避企业虚假会计报表的措施三方面进行考察;而对于虚假会计报表成因之经营失败及其识别,可以延着经营失败的迹象、掩盖经营失败的方法与分析企业经营失败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文章中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列举了一些案例。 企业会计报表是市场上投资者获取企业有关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保证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客观公正,世界各国都对其进行管制。这种管制可以增强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信心,进而改善资本市场的运行。然而在世界各国的
2、市场上,仍然存在着较多的虚假会计报表。虚假会计报表错误地向投资者传递有关公司的信息,会导致投资者的决策错误,最终给投资者带来损失。虚假会计报表的成因主要有企业管理舞弊和企业的经营失败两方面,投资者可以通过认真研究分析,找到识别虚假会计报表的策略。 虚假会计报表成因之管理舞弊及其识别 舞弊因从事者的身份不同,可分为管理舞弊和非管理舞弊。非管理舞弊又称员工舞弊,除非串通或管理当局授意,一般都可以用内部控制制度加以预防和发现,通常涉及直接挪用公款或窃取财物。管理舞弊是泛指中高级管理人员为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蓄意地粉饰会计报表,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管理舞弊者通常均于事前
3、精心设计,事后极力设法隐瞒,作弊者的管理层次愈高,短期内就愈加难以识别。 一、企业管理舞弊的动机 企业管理舞弊的动机可分为五类: 1.确保职位和获取奖励。在现代企业中,股东与管理当局之间是一种合同契约关系。可是,由于管理当局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企业必须借助于某种激励机制来使管理当局最大限度地为了股东利益努力工作。例如,根据企业利润数字来确定管理人员报酬的合同,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激励方式。因此,为了使自身报酬最大化,管理当局可以通过造假的方法,使会计数字更有利于自己。 2.募集资金。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为了达到借款或增加资本的目的,可能粉饰其会计报表,以误导
4、投资者、信贷者做出投资、信贷决策。如在企业和债权人签订借款合同时,债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往往规定了很多限制条件,如不准发放超额股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不得低于特定水平等。因为企业违约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当企业觉察到其会计报表数字已经违反或将要违反规定的条件时,企业便会对盈余数字进行管理,以便减少违反债务合同的可能性。 3.逃避税收。这是会计造假最明显的一个动机,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国家,情况更是如此。企业领导人有时会指使会计人员进行会计造假,逃避税收,以减少现金支出。当然,在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高度统一的国家,管理当局就需要在节税和报告较好的业绩之间作出权
5、衡。 4.避免巨额政治成本。政治成本是指企业由于政治原因而负担的支出。当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时,就会受到公众和政府部门过多的关注。政府部门就可能会采取征收高额税收或对企业进行其他限制等。这一点在大企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表现尤为明显。例如在2003年以来,世界油价大涨,各产油公司利润猛增,为了回避政府可能采取的非常收入税,各产油公司都采取了程度不同的造假以减少利润。 5.操纵公司的股价。企业领导人操纵股票的波动,常利用虚假的会计报表来达到目的。股价预期的波动可能是蓄意地使股价做暂时性的下跌,以便操纵者得以廉价购进股票,以取得更大控制权或待价而沽。其后,利用虚假的会计报表
6、不断拉升股价,使自己获取暴利,而中小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二、企业管理舞弊的方法 企业管理舞弊的目的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手段都是通过粉饰会计报表来实现的,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类:过早确认收入,或确认有问题的收入。⑴即便未来仍有提供服务的义务,但却已提前确认相关收入。⑵在产品出货时或客户接受货品前就已先行确认收入。⑶在客户付款义务的期限到期前就先确认相关收入。⑷将产品转销给关联方。⑸给客户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以作为交换条件。⑹以毛利率额计算营业收入。 第二类:虚列利润。⑴确认不具实质经济利益的销货收入。⑵将借款交易中所取得的现金列为营业收入。⑶将投资收益确认为营业收
7、入。⑷将以未来采购为条件的供货商退佣确认为营业收入。⑸将合并前不当保留的营业收入在合并后冲回。 第三类:利用一次性所得来提高利润水平。⑴出售价值低估的资产来提高利润。⑵将投资收益直接冲减营业费用。⑶将资产负债表科目重新分类,并从中创造利润。 第四类:将本期费用列为下期或前期费用。⑴将一般经营成本资本化,特别是近期内不会再发生的费用。⑵改变会计政策,将本期费用移到前期。⑶成本摊销期间过长,导致成本摊销过慢。⑷未将毁损资产的价值予以调低或加以冲销。⑸降低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率。 第五类:未依法确认负债或少计负债。⑴对未来仍需承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