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脂质介导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脂质介导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关键词】胰腺炎・脂质体脂质体在20世纪60年代被英国Bangham等发现,70年代Gregoriadis等首次提出应用脂质体作为β半乳糖苷酶载体治疗糖原积累疾病。此后,人们开始应用脂质体作为载体进行各方面的研究和疾病的治疗,如药物载体、基因介导以及治疗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皮肤疾病等[1,2]。脂质体在治疗胰腺炎方面的研究资料尚少,但为胰腺炎的治疗指出了新的探索方向。1脂质体介导治疗的机制和应用可行性Langner等[3]提出利用从类脂或药物聚集物可形成和易于结构控制的特性用于
2、特殊目的,脂质体可改善药物动力学比如药物的自由形状,保护活性复合物不被降解,延长循环时间和可能获得部分或者全部的选择性。选择性改善了药物的效价、清除副作用和减少剂量。Fioa等[4]认为脂质体在医学上的主要应用是基于脂质体被作为药物和其他试剂的广谱传递体的潜在能力。KanedaY[5]指出脂质体作为药物递送系统是因为它能减少药物毒性和传递基因,其结构不断演化可使其发展成为在活体应用的有效的传递工具。为了逃避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脂质体组成被优化;为了增强组织的靶向作用,脂质体的表面用特定细胞类型的抗体或配基修饰;为了提升基因
3、转运效率,通过分子直接传入细胞,例如病毒小体可以同脂质体和融合基因的病毒包膜蛋白结合形成。Kunisapleton[8]从多方面论证了脂质体可作为广泛应用的非病毒性递药系统治疗人类疾病的可能性。MamotC等[9]认为脂质体的给药系统可以克服抗癌药物耐药性,可以安全有效地把药物运到细胞内释放,从而避免或减少药物的溢出。Straubinger等[10]阐述了脂质体结合药物治疗肿瘤的几个机制:①协助治疗因子在肿瘤组织溶解;②药物缓慢释放达到药物最佳治疗效果;③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和增加药物在肿瘤内的浓度。Park等[11]指出在几
4、个递药系统中脂质体递药是对肿瘤治疗影响最大的系统。脂质体改善包裹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增加药物在肿瘤的积聚,延缓药物的暴露时间。2脂质体介导药物或基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现状国内1997年袁耀宗等[12]首次利用脂质体介导大黄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腺泡细胞自体吞噬现象进行研究,发现大黄素脂质体可以降低自体吞噬泡的出现率,从而限制了溶酶和消化酶的接触激活机会。2002年王单松等[13]开始应用脂质体介导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治疗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显著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降低病死率。1998年3月Schmid等[14]实验研究
5、指出在活体内利用DNA脂质体转移基因进入胰腺是可行的,同年6月Denham[15]认为人类IL10基因利用质粒脂质体可以转染大鼠胰腺的全部细胞类型,这个DNA能有效地转录mRNA而不引起炎症或腺泡细胞损害,可以减轻胰腺炎的病情,是一个有效的基因治疗方法。2003年Mikami等[16]成功地应用脂质体包裹药物使胰腺炎的局部巨噬细胞衰竭。这些初步研究表明了脂质体介导药物或者基因治疗的优越性和特异性,为更加深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3问题与展望脂质体递药系统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给药方式.随着脂质体的稳定性、靶向性和药物包埋率的不断提高
6、,利用脂质体作为治疗急性胰腺炎治疗药物的载体,可以明显地提高药物靶向性,降低药物的副作用,为胰腺炎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用药途径。利用脂质体介导功能基因预防和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从而成为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崭新方向。参考文献[1]KitaY,TanakaT,YoshidaS,etal.NovelrebinantBCGandDNAvaccinationagainsttuberculosisinacynomolgusmonkeymodel[J].Vaccine,2005,23(1718):2132.[2]Aleshin
7、AN,Sa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nratheart[J].JMolCellCardiol,2005,38(3):517525.[3]LangnerM,KralTE.Liposomebaseddrugdeliverysystems[J].PolJPharmacol,1999,51(3):211222.[4]FoiaL,CostuleanuN,PavelM.Thebiologicaleffectsofliposomeinteractionsicreticulum[J].RevMe
8、dChirSocMedNatIasi,1998,102(12):5460.[5]KanedaY.Virosomes:evolutionoftheliposomeasatargeteddrugdeliverysystem[J].AdvDrugDelivRev,2000,43(23):197205.[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