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45749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中学国学教育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国学教育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中学国学教育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国学热潮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持续至今。这是个好现象,它至少证明我们正在努力续接自己的文化血脉,确立自己的文化自信。然而稍加回首便知,这条路颇为坎坷,国学百年,内忧外患。二十世纪初以来,西学东渐,加上五四时期部分新文化干将们偏激的观点,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破四旧、批孔、文革等等文化浩劫,更是几乎把国学完全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造成了偏重西学、偏重空泛的政治信仰教条的现象,导致传统的丢失甚至割裂。近十几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可惜与之不成比例的是,文化的发
2、展、人文精神的建构仍是乏善可陈,物质的发展尚未带来精神的提升。国人带给世界的印象依旧是暴发户式的喧嚣、躁动、拜金、无礼。而中国文化数千年的繁荣,也决定了当今我们需要从更高层次上复兴传统文化。因此,国学的复兴是民族精神重构和民族复兴的需要。 那么,如何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将国学结合到素质教育中去呢?作为中学国学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语文教师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注意古文教学数量与质量的提高 古文教学是国学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寻根的必要条件。中学课本中的古文,几乎每一篇都能找到与国学思想精髓相通的
3、主题:忠义、本文由.L.收集整理孝道、正气、爱国、自强、担当学好它们,不仅能提高阅读国学经典著作的能力,也有助于增进对国学思想的理解。应该看到,数十年来历次修订的几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有逐渐攀升的趋势。最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部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在梳理探究板块中,还辟出中华文化寻根一节,要求通过古代文化知识的学习,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多姿和源远流长,以激发爱国情怀和文化寻根的兴趣。 因此,首先要增加并
4、保持适当的文言文比重。多年来,中学语文新旧教材中都既有供重点深入讲解的讲读文,也有供普通阅读的自读文,以适应阅读经典的两种方法精读和泛读。精读能够深入理解,泛读能够拓宽眼界。篇目比重略有增加,当然和台湾地区的相比尚存差距。好在还有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更有平时的大量试卷中必考的古文阅读题,恰可弥补必修教材中量的不足。因此,增加文言比重的问题,目前来看,基本可算达标。 其次,要提高并丰富教师的国学素养。国学教学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知识积淀。教师思维开阔,给学生讲解起来效果就好得多。教师在这方面须先
5、行一步。只有教师比学生先学一步,多读一点、多背一点,懂得理解、鉴赏、延伸、拓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也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文言作品中有不少能体现国学思想精髓的生动例子,如蔺相如以文弱之躯入虎狼之秦,体现出来的有孟子所言的虽万千人,吾往矣的浩然之气;苏武出使,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劝降,完美地表现出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气概;张衡出任河间相,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则能让我们看到孔子主张的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执政用人效果这些道理,如果老师不能阐发出来,国学教育没有真正融入日常的
6、学科教学中,白白错过了生动翔实的论据支撑,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显然是不可能的。 有鉴于此,加大语文教师的国学培训力度,培养能够深刻领悟国学真谛并且与时俱进的老师是十分必要的。 再次,应纠正重文言知识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倾向。这种情况由来已久,原因有二:一是围绕高考的考查要求,部分老师过分强调应试实用主义,觉得对文本进行较深入的思想价值挖掘对于应付高考用处不大,而只有字词句的积累才能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一学期要完成两本必修的课程,课时紧张,往往不能全部完成所有
7、的授课任务,取舍时更多也是考虑到高考的指挥,自然也就取知识价值而舍思想价值,涉及后者时,往往蜻蜓点水,简单带过,没有充分注意到其中蕴含的国学思想价值。 二、注意形式与内容的有效结合 国学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这点早已有了共识。因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最主要的是在精神层面,是一种具有高度文化含量的继承。我们必须理解的是国学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构建新文化的重要作用,必须做到的是以国学的思想精华来塑造年轻一代的完整健康的人格,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这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有了内容,是不是可以排斥所有的形式呢?
8、当然不是!国学包含的不仅仅是思想价值,它还有不少礼仪、仪式方面的要求。有人说,只要思想内容学到了,何必在乎那些细枝末节的仪式?若按照这个逻辑,在升旗仪式上,要求挺胸立正行注目礼,不能嬉笑打闹东张西望。能不能说,只要我们真心爱国,又何必在乎这些细枝末节呢?当然不能!其实,仪式能唤起一种严肃感和庄重感。我们不必以仪式来证明内容,但仪式的约束力量和现场氛围有助于内容的内化。笔者在这里提倡的不是要完全继承那些繁琐的礼仪,而是一些基本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