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东阿县夏玉米生产中的气象灾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东阿县夏玉米生产中的气象灾害研究 东阿县地处典型的北亚热带—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区,受季风环流制约,气候资源特别是降水明显存在着波动性和不稳定性。该县夏季降水量年际差异超过500mm,造成旱涝灾害频繁,这样的气候条件严重制约着玉米产量的提高。 1资料和气候评价方法 气象资料于东阿县气象局,资料年代为1963—2009年,共47年,气候平均值以1971—2000年为基准。降水评价采用中国气象局《全国气候影响评价》标准,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ΔR%来划分:ΔR%<-25%,属降水偏少;-25%≤ΔR%≤25%,属正常;ΔR%>25
2、%,属偏多。气温评价采用中国气象局《全国气候影响评价》标准,利用夏季平均气温距平与标准差σ的比值来判断气温是否异常,即:ΔT/σ<-1,属偏低;-1≤ΔT/σ≤1,属正常;ΔT/σ>1,属偏高。大气干旱指数是相对于当地多年的气候状况而言,可定量的描述月、季干旱或雨涝的反常气候情况,夏季大气干旱指数计算公式为:S=ΔT/σT-ΔR/σR,式中,S为夏季干旱指数,ΔT为夏季平均气温距平值(℃),ΔR为夏季降水量距平值(mm),σT为夏季平均气温标准差,σR为夏季降水量标准差。S>1.0,属偏干;1.0≥S≥-1.0,属正常;S
3、<-1.0,属偏湿。 2东阿县气候概况 东阿县年平均气温13.7℃,降水量614.4mm,日照时数2518h,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比较利于农业发展,主要种植模式为冬小麦—夏玉米,为一年两熟制。夏玉米生长的夏季平均气温26.1℃,降水量389.1mm,占全年的63%,日照时数700h,占全年的28%。其中,7月平均气温27.0℃,降水190.2mm,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降水最多的月份。最高气温41.2℃,≥35℃以上的高温日数平均每年有11d,≥50mm以上的暴雨平均每年有2次。 3东阿县夏季气候评价结果 根据以上计算方法对东阿县
4、夏季气候进行评价。评价发现:47年中平均气温为正常的年份有27年,占57%,偏高和偏低的年份分别有10年;降水正常的年份有21年,占45%,降水偏多的年份有11年,降水偏少的年份有15年。大气干旱指数评价结果为:正常的年份有18年,占38%,偏湿的年份有12年,偏干的年份有17年。由此可以看出,62%的年份中大气处于不正常的状态,因此,发生干旱或洪涝的几率比较大[1]。 4夏玉米生长期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4.1干旱 夏玉米播种期间若遇干旱,土壤墒情不足,种子发芽出苗困难,影响到“三苗”(早苗、全苗、壮苗)。高产夏玉米各生育期适宜的
5、土壤相对湿度分别为:播种期75%左右,苗期60%~75%,拔节期65%~75%,抽穗期75%~85%,灌浆期67%~75%。夏玉米在麦收后要及时抢墒播种,或遇旱及时浇水,造墒抢播,并在全苗的基础上,浇好保苗水。其他各生育期田间持水量降到60%以下时均应及时浇水[2-4]。灌溉方式以沟灌为主,要特别注意中后期的浇水,高产攻关田要求地皮见干就浇水,以增加千粒重。 4.2洪涝 7—9月雨量充沛,降水集中,时空分布不均匀,且多为暴雨天气,甚至出现一次降水量>100mm的状况,或连续2旬降水量>300mm,以致造成洪涝灾害,这是影响玉
6、米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玉米是一种需水量大而又不耐涝的作物,当土壤湿度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时,植株的生长发育即受到影响。尤其是在幼苗期,表现更为明显。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高温多雨条件下,玉米根系常因缺氧而窒息坏死,造成其生活力迅速衰退,植株未熟先枯,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很大。据调查,玉米在抽雄前后如果积水1~2d,对产量影响不太明显,但积水3d后减产达20%,积水超过5d减产40%。对于遭受涝灾的玉米田,应及早排除田间积水,以降低土壤和空气湿度,促进玉米植株恢复生长;当排除积水后能正常下田时,应及时进行中耕、培土,破除板结,以防止倒伏,改善土
7、壤通透性,使植株根部尽快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同时,补充增施速效性氮肥,以加速植株生长,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4.3风灾 东阿县7—8月经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大风造成玉米植株折断,雨后大风或风雨交加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甚至绝收,折断或倒伏的玉米光合性能恶化,营养运输受阻,这是玉米高产的一个制约因素[5]。对成熟前倒伏或茎折的玉米植株,应及时扶起,以免植株间相互倒压,影响光合作用。对于倒折的玉米,如果只是根倒,及时将倒伏的玉米植株扶正即可;如果是茎折,应将倒伏的数株玉米捆在一起,使植 4.5高温和连阴雨 玉米花期高温、连阴雨天气较多,夏
8、玉米授粉不良,结实率降低。8月上旬是全年高温时段,有时阴雨或高温闷热,正值夏玉米开花授粉时期。玉米花粉粒遇阴雨,吸水破裂丧失活力;遇高温天气花粉粒活力降低,导致授粉不良,结实率低
显示全部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