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

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

ID:9644995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4

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_第1页
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_第2页
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_第3页
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_第4页
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 [摘要]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最高代表,都市文化为我们站在更高的历史阶段研究城市文化和文学等提供了现实对象。与都市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大话语谱系:一是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对都市文化结构及其人文精神层面很少触及;二是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由于缺乏必要的切入都市社会现实的理论与方法,也不可能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任务。在当代都市化背景下,如何减少人自身的异

2、化及在现代化大都市中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都市文化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价值理念。与西方不同,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的学术渊源与当代中国文学学科的理论建设与现实发展有密切关系。中国文学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文化研究方向是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原始发生形态,晚近十年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发展目标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则为其从文化研究转向都市文化研究提供了物质条件与学理契机。  [关键词]城市化都市化文化研究都市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01、G0〔 二、文学:从文化研究到都市文化研究    当下与都市文

3、化相关的研究各有不尽人意之处。对于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其问题主要是失之于实,忽略了都市的文化层面或文化的精神价值内涵,这是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表现。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研究,其问题则在于失之于虚,它们掩盖了都市文化繁华表象背后的本质或深层结构,充其量只能生产出各种时尚化了的知识与趣味。由此可以得出两点认识:(一)尽管两种话语都可以揭示出当代都市文化的某些侧面或局部,但又都是不全面的,因而不可能指望依靠两者之中的任何一者去建立一门具有相对严密

4、的学科形态及较为纯粹的学理价值的都市文化理论;(二)这也带来积极的启示,即,要想完成解释都市现实乃至批判都市存在的理论与思想任务,必须在努力吸收以经济学、社会学为核心的社会科学和以大众文化、审美文化、文化批评为主流的人文学科等学术资源的同时,又能够通过理论创新在这两大话语谱系之间建构出一种对话、交流的知识生产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结构与学科框架上为当代都市文化学科的诞生准备好充足的条件、奠定下坚实的基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座桥梁,以打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在分类框架与学术传统上固有的

5、各种障碍。  从中国当代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实际状况特别是就中国当代都市文化研究的具体语境看,我们认为,只有文艺学、美学最适合做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桥梁,这可以从原理框架与经验研究两方面加以阐释与论证。  从原理框架的角度,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中国文艺学从一开始就不是只关涉原理与知识生产的纯学术,它的一个具有理论基础性质的命题即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尽管初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从逻辑上严格考究,则直接混淆了文学与人学在本体存在、知识谱系与学科形态上的重要差异,以是之故,在文艺学近百年的学科建设与学术

6、研究中,与文学关系最密切的形式、审美、文学语言、文本结构等纯粹学术问题是相当边缘化的,相反却是作为人学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直接表现的阶级性、社会性、意识形态、生产与消费等外部研究一直是主流话语。对此中是非尽管难以一概而论,但这种学科形态与学术传统,给中国文艺学赋予了相当浓厚的社会科学属性与功能,则是无须做更多论述的。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在文艺学与经济学、社会学之间并没有过于森严的学科壁垒。在当代都市化的背景下,由于文学之文已发展为都市文学或都市文化,而人学之人也摇身一变为与农夫、小家碧玉等传统生命主

7、体很不相同的都市人,因而从中推出都市文化学是研究都市人的学问,也是不存在学理障碍的。其次,从美学学科的原型结构看,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审美(判断力)一直是知识(纯粹理性)与伦理(实践理性)之间的桥梁。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序言中,也把这个判断力原理称为谜样的东西。对此正如劳承万的阐释:构成谜的是矛盾的双方。一方面,判断力是一个先验原理,它能够运用于对世界本体的认识,同时开示着对实践理性有利的展望,这似是逻辑理性之类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又能对主体产生愉快及不快情绪,尽管不是直接的关系。康德补充说,从这些概

8、念(即认识中的诸概念引者)永不能引申出一个对于愉快及不愉快情绪的直接结论来。这就构成了审美判断的特殊性质。[5](P123)引申一下,如果说纯粹理性是一切社会科学最必要的主体条件,实践理性是一切人文学科最深刻的价值基础,就不难推出,以判断力为学术对象与起点的美学研究它一方面与认识论的概念、逻辑等有联系,另一方面又与伦理学的欲求、价值等相牵连正是关注主体价值建构的人文学科与注重经验事实阐释的社会科学之间最具合法性的中介与桥梁。从学理上讲,以文艺学、美学为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