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市场成熟形态的探讨——江南地区市场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中国传统市场成熟形态的探讨——江南地区市场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ID:9640515

大小:8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04

中国传统市场成熟形态的探讨——江南地区市场研究的学术史回顾_第1页
中国传统市场成熟形态的探讨——江南地区市场研究的学术史回顾_第2页
中国传统市场成熟形态的探讨——江南地区市场研究的学术史回顾_第3页
中国传统市场成熟形态的探讨——江南地区市场研究的学术史回顾_第4页
中国传统市场成熟形态的探讨——江南地区市场研究的学术史回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市场成熟形态的探讨——江南地区市场研究的学术史回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市场成熟形态的探讨——江南地区市场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中国传统市场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史坛的研究热点,江南市场是其最高发展形态的表现,更受学者青睐。“江南”地域范围具有较大的伸缩性,通常是指明清八府一州之地,包括今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嘉兴、湖州和杭州9市。李伯重对此作了科学界定(《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这一范围的江南地区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在其外部有天然屏障将它与毗邻地区分隔开.L.编辑。来,其内部是一个自然——生态条件相对统一的地域,还同属于太湖水系,各地相互发生紧密的联系。这个地区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特定的

2、概念,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导致该地区内部经济联系的紧密与经济水平的接近,被视为一个与毗邻地区有显著差异的特定地区。当然,由于它不是正式行政区域,所以明清人的使用也比较随意,造成某种混淆不清。自宋以来,江南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注:江南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为人熟知的直接表现是人才与重赋问题。范金民等对此进行了探讨,《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一文考证,江南进士占明清全国15%,其中拥有明代状元的1/4和清代状元的半数,三鼎甲往往为江南人囊括。《清代江南重赋原因的探讨》(《中国农史》1994年第3期)

3、、《明清江南重赋问题述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全面探讨了江南重赋现象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卜国群《试析明代苏松地区的田赋量》(《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考证,明弘治年间苏松两府以相当于全国1/44或1/59的耕地,承担着国家1/9左右的税粮。)在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地区的杭嘉湖社会经济史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涉及农业经济与生产力、土地制度与经营方式、赋役制度、官私手工业及城镇与商业经济等多方面内容。江南地区水陆交通的发达在全国首屈一指,这是江南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学者对此都有足够的评价。陈学文《明清时期江南的商

4、品流通与水运业的发展》(《浙江学刊》1995年第1期),以不甚为人熟知的日用类.L.编辑。书中商业书的有关记载,勾勒明清江南的水陆路程,尤其是水运业的发展及其对商品流通的影响。江南经济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也存在其历史局限性,李伯重相继对明清江南的燃料、木材、铁、造船业等进行了逐一剖析(注:详见李伯重《明清江南工农业生产中的燃料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4期),《明清江南地区造船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明清江南社会生产中的铁与其他贱金属》(《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明清江南生产工具制造业的发展及其特点》(《浙江学刊

5、》87年第4期)等。),得出发人深省的结论。江南使用的传统燃料主要有薪炭、芦苇、秸jiē@①、煤。燃料供应的紧张,决定了江南工农业生产只能是一种低燃料消费的生产,如纺织业、奢侈品及工艺品生产等,并对工农业生产各方面带来重大的消极影响。木材供给的有限对江南造船业、建筑业的制约也十分明显。明清江南对铁与其他贱金属的消费较之以往并未出现明显的增加,也看不出有任何增长的迹象与可能。人均铁消费量之低,说明铁仅能勉强维持简单再生产及供日常生活所需,即使在传统时代也是较低的消费水平。其严重匮乏对于当时江南社会生产总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下、工业分散、劳动力相对过剩、商人资本无出路、科技进步

6、缓慢等现象的产生与存在,无疑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把没有煤铁工业视为明清经济成长的致命弱点和不能像西欧那样顺利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不无道理的。二、消费经济与要素市场江南具有较高的消费水准。方行《清代江南农民的消费》(《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作了精当入微的分析。在农户每年生活消费的支出中,粮食支出约占55%,副食支出约占21%,食物支出共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76%,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一种温饱型的消费水平。生活消费支出高于生产消费支出是又一特点,农民的生产投入,仅占农民口粮支出的1/3左右。生活资料的自给半自给也是江南农民消费的特点。李伯重则考证江南粮食消费人均每年3.6

7、石,其中明代米3.3石,清代米3石,1620年和1850年江南稻米消费总量分别为6600万石、10800万石。19世纪中叶江南稻米输入约为1500万石。(《“天”、“地”、“人”的变化与明清江南的水稻生产》,《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王家范对明清江南消费经济进行了探讨,《明清江南消费风气与消费结构描述》(《华东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一文认为,明清江南存在突出的高消费现象,同时也伴随大量的低消费。在高消费结构中,政治性与奢侈性的消费比重畸高,消费结构具有传统的病态特征,消费行为仍保持着传统的等级性与政治性色彩。在《明清江南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