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

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

ID:9628562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4

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_第1页
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_第2页
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_第3页
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_第4页
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农民在中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他们的存在,联系着社会的每一根神经。但是,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文学忽视了农民。当伟大的新文学巨匠鲁迅一反常规,把农民置于小说艺术构思的核心,精心勾画出一代农民的真实相貌时,便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惊叹。新文学追求者们佩服鲁迅的眼光,并竞相效仿,推动了一代“乡土文学”的振兴。此后,农材题材小说一直在新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然而,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第二次勃兴,则是在强调文学为工农兵服务的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当赵树理为翻身农民大唱赞歌,推出一批崭新的农民形象于新文学画廊之后,“山药蛋派”逐渐形成,并带动一批农材题材创作

2、的成功,这成为解放区文学的一大收获。鲁迅与赵树理在农村题材上的开拓之功,受到了普遍的赞誉。人们称:“赵树理第一个在文学上成功地塑造了中国的翻身农民的形象,这是继鲁迅之后在农村题材上的一大贡献。”①人们肯定,鲁迅和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农村题材的两位拓荒者。”②的确,我们完全有理由肯定这两位作家在题材开拓上具有双碑意义的功绩。一鲁迅失望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在总结其教训的过程中,把对现状批判的“哀其不幸”与对以农民为主的国民的不觉悟的“怒其不争”结为一体,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深刻命题。他希望来一场改造国人灵魂,唤醒国人觉悟的彻底的思想革命运动。在《呐喊》、《彷徨》有关农村的艺术世界中,

3、鲁迅以最诚挚厚重的感情注视着阿Q、闰土、祥林嫂等一代农民,同情他们在残酷的封建剥削压迫下悲惨贫困的生活,肯定他们质朴耐劳等美好品质,理解他们潜藏的革命愿望。然而,他以渗出血泪的目光焦灼地关注着的,是农民在封建思想长期、广泛影响下所形成的精神固疾。《风波》通过辫子去留的风波,展示的是农民麻木愚昧的灵魂;《阿Q正传》是农民在思想戕害下所形成的国民性弱点的形象记录;《故乡》描写闰土在经济压迫和精神残害下的麻木不仁,而着重揭示的仍是他精神世界的变化;《祝福》刻划祥林嫂在封建宗法社会里所受的精神奴役和心灵的创伤。总之,揭示农民群众受沉重的精神枷锁束缚,被残酷的封建思想观念无形绞杀而形成的种种精神缺陷

4、,远远超过了对他们所受的经济、政治压迫方面的描写而成为艺术表现的中心。这样,鲁迅告诉人们,中国农民要摆脱奴隶的命运,固然要反抗经济上政治上的剥削压迫,而更为重要的是要打碎精神上的枷锁,求得思想上的解放。这些作品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思想革命,即改造人的精神面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赵树理有感于在民族战争和解放战争推动下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革,当他拿起笔来描写自己所熟悉所热爱的农村的时候,便把满腔热情倾注在有了阶级的自觉同地主阶级进行坚决斗争的农民群众身上。他关心他们的斗争,歌颂他们在新生政权支持下的翻身解放。《小二黑结婚》写在新的时代和民主政府的支持下,小二黑和小芹恋爱自由获得的胜利。《李有才板话

5、》正面描写农民同地主的斗争,歌颂李有才为代表的农民在党领导下的成长。《李家庄的变迁》展示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经过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直到最后胜利的艰难历程。《田寡妇看瓜》、《传家宝》、《邪不压正》等等,也都是在阶级斗争的背景下,展现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赵树理紧密结合时代和政治斗争的需要,把农民群众推翻地主统治的斗争、当家作主的信心和自豪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从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斗争的尖锐激烈和人民大众的翻身解放。在中国现代社会,新文学的发展始终与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相交,文学与社会的改造和解放息息相关。在几乎不能容许非政治因素的纯文学存在的中国社会,鲁

6、迅和赵树理都意识到了巨大的历史内容和自身的历史使命,坚定地为光明的、前进的事业而写作。他们在新文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敏锐地抓住最能反映中国社会问题的农村题材进行创作,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二在我们肯定鲁迅和赵树理两位作家的功绩时,已经注意到,他们是有所侧重地从思想革命和政治革命两种视角来写农村和农民的。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推翻反动统治的政治革命和解除人的精神禁锢、启发人的精神自觉的思想革命总是相伴而行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社会主义要建立的,是能“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的制度。③这种制度把人作为中心,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它不仅

7、要把人从自然必然性和社会必然性的支配下解放出来,还要把人从束缚自身的各种思想意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达到自觉地自由地驾驭历史的目的。因此,政治斗争不是最终目的,消灭对人的占有的剥削制度本身也还不是最终目的。这不过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实现人的根本解放的一种手段。要实现人的“真正的充分的自由”,除了凭借政治力量,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挣脱压迫奴役的外在解放而外,还需要通过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反复地启发人们思想的觉悟来达到冲破精神禁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