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缘何走上反清道路?——青年社会学视角的考察

孙中山缘何走上反清道路?——青年社会学视角的考察

ID:9622897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4

孙中山缘何走上反清道路?——青年社会学视角的考察_第1页
孙中山缘何走上反清道路?——青年社会学视角的考察_第2页
孙中山缘何走上反清道路?——青年社会学视角的考察_第3页
孙中山缘何走上反清道路?——青年社会学视角的考察_第4页
孙中山缘何走上反清道路?——青年社会学视角的考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孙中山缘何走上反清道路?——青年社会学视角的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孙中山缘何走上反清道路?——青年社会学视角的考察孙中山缘何走上反清道路?长期以来,出于(或迫于)神化革命领袖的需要,学者们多从观念、意志角度出发,以孙中山后来的成熟思想去投射其青年时代,把青年孙中山塑造为从一开始就是目标明确、志向坚决的革命家形象,而他走上反清道路的真实缘由,却变得晦暗不已。有鉴于此,本文从青年的人生道路选择及其社会结构制约这一角度,将孙中山早年的人生道路纳入结构与行为的交互分析,以期求索历史进程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对于时代巨变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关系,也期望能有更深的体察。一、边

2、缘性的身世背景青年的人生道路选择,深受家庭和教育背景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直接的层面,还体现在深层的结构性制约上。就孙中山的个人背景而言,最值得注意的是其边缘特征,这一特征,从一开始便决定了他与正统社会的疏离。19世纪末的中国出现了两个边缘社会。一方面,鸦片战争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或者受诱骗、劫持而被贩卖到国外,或者自愿出国谋生,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华侨群体。他们虽与故乡维系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毕竟远离故土,生活在另一种地理、经济、政治和文化空间下,因而逐渐游离于国内正统社会之外。而其中

3、一小部分新进分子,则已经“抱有维新之志愿”,深望祖国能顺应世界潮流,革除专制,增进民主。【1】另一方面,随着19世纪后半期中外交往的发展,另一个更具颠覆力的边缘社会逐渐形成。其地理基础,是东南沿海各港口城市,而以香港、澳门、广州和上海为中心;其经济基础,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商业贸易;其制度基础,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及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法律和政治制度;其社会构成,则是中外商人、业主、雇员、外交官、传教士和新式知识分子。这个社会的运行方式、制度架构、知识结构和价值理念,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更加接近,

4、而与以清廷为核心的正统社会,则距离更远。【2】在其《华侨革命开国史》一书中,冯自由将香港、澳门也纳入华侨地区加以处理,【3】由此可见,这位老同盟会员,早已认识到了这两个边缘社会对于近代中国转型的共同意?濉?/P>孙中山的个人背景,恰好在这两个边缘社会中展开。他出生于珠江三角洲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如果没有别的机会,他也许将像同时代的绝大多数农家子弟一样,在历尽生活的艰辛之后终老于乡。但是,由于毗邻澳门、广州这一地缘优势,香山县的农民具有内陆中国农家所没有的机会,那就是出国谋生。孙中

5、山出生的翠亨村,便有许多人前往东南亚,在那里侨居下来。【4】孙中山的大哥孙眉(1854-1915),也走上了这条道路,未及成年就远涉重洋,去异乡追寻新的希望。幸运的是,孙眉此举取得了成功,在夏威夷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发展空间,并将孙中山接到身边。【5】由此,他的一家,包括孙中山在内,便与国内正统社会日益疏离,而与海外华侨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这种家庭背景,孙中山的教育经历,也与当时的正统模式相异。虽然在9-12岁时,他曾在家乡的村塾里读过几年书,但所学内容不外传统的蒙学入门读物,学习方法则是死记硬

6、背,【6】因此,这点儒学教育背景,并没有将少年孙中山领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从13岁到16岁,他在檀香山的意奥兰尼学校读书,毕业后短期就读于檀香山和香港的两所教会学校,然后又在港英当局的官立中学--中央书院读了两年书。从20岁开始,他接受了6年的职业训练,先后在广州和香港学习西医。在此十余年间,他学习的内容,全都是来自于英语世界的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并加入了基督教。【7】这种经历和教育背景,使孙中山在疏于中国主流文化的同时,感受到了另一种文明的魅力。他后来回忆说:“忆吾幼年,从学村塾,仅识之无。

7、不数年得至檀香山,就傅西校,见其教法之善,远胜吾乡。故每课暇,辄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于是乎生……必使我国人人皆免苦难,皆享福乐而后快……”【8】“……在香港读书,暇时辄闲步市街,见其秩序整齐,建筑闳美,工作进步不断,脑海中留有甚深之印象。……故里香山…情形迥异,香港整齐而安稳,香山反是。……我恒默念:香山、香港相距仅五十英里,何以如此不同?外人能在七八十年间在一荒岛上成此伟绩,中国以四千年之文明,乃无一地如香港者,其故安在?”【9】随着生活世界在他面前渐次展开,这

8、种感触在孙中山那里逐渐变得强烈,一种改造中国的愿望,也逐步滋长起来。【10】应该指出的是,华侨社会和东南沿海边缘社会,本是有一定距离的,但在孙中山身上结合在一起,乃是他个人力争的结果,其中显示了社会结构与个人意志之间的辩证关系。檀香山华侨社会这一微观结构中,还保留了一些中国正统社会的惯习,华侨大都比较保守,对于传统权威仍然很敬畏,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直到1894年孙中山前往那里组设兴中会时,华侨中大部分人,都认为他是在“作乱谋反”,害怕因此破家灭族,少有人响应,“虽亲戚故旧亦多掩耳却走”。【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