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ID:9621190

大小:181.5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4

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1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2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3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4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武汉二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余天泽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啜.泣∕辍.学纤.维∕歼.灭风雨如晦.∕诲.人不倦B.瘦削.∕削.减攻讦.∕诘.问提纲挈.领∕锲.而不舍C.果脯.∕胸脯.媲.美∕睥.睨言简意赅.∕垓.下之围D.陨.落∕殒.命吓.唬∕恐吓.姹.紫嫣红∕叱咤.风云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坐落缘故挑大梁应接不遐B.恢谐缉拿煞风景秀外慧中C.脉搏松弛金刚钻原形毕露D.通牒胁迫挖墙角鸿篇巨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

2、一句是A.欠薪不同于一般的欠债,它相当于把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基本回报剥夺了,这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存权利,确立“恶意欠薪罪”迫.在.眉.睫.。B.“雨”包容着人生四季。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之气。C.在经历了长时间、大规模农民工由东向西的转移之后,不久前又遇上“用工荒”,这一问题尚未解决,我们又猝.不.及.防.地要面对大量农民工下岗返乡潮。D.现在,在人民币升值、汇率变动、金融危机等因素的作用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挤压,一些企业关停并转在.所.难.免

3、.。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以人为方式阻截网络暴力虽然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但解决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人们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B.回眸京剧音乐的发展历程,既重视传统又紧随时代是一条发展主线,它必将继续贯穿在今后京剧发展的历程之中。C.这位足坛主帅的执教经验十分丰富,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就出人意料的将一支比赛成绩令人沮丧的球队变成一支众人瞩目的强队。D.一部小说的畅销与否,不仅取决于作品构思的精巧和语言的精妙,而且还取决于读者的知识背景和传统文化心理的认同。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的

4、对话,貌似漫不经心,实则逻辑严密;内容略显奇异怪诞,态度则一本正经:令人忍俊不禁。B.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C.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D.据该上市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上市部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证监会最近颁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橘颂》当为屈原晚年所作《橘颂》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

5、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对于《橘颂》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学者们的看法仍有分歧。有的认为它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甚至可能是他最早的作品;有的则认为作于顷襄王早期,或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而曹大中先生则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就

6、反映出作者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言己虽幼小,言有法则,行有节度,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则又认为《橘颂》乃屈原青少年时代所作了。而在“行比伯夷,置以为象兮”句下又注曰:“屈原亦以修饰洁白之行,不容于世,将饿馁而终。”显然又把它当作屈原晚年的作品了。王逸的观点虽不确切,却对后世发生了深刻影响。由于以往各家对《橘颂》创作年代的判断皆建立在自己对《橘颂》文

7、义的认识上,缺乏具体、可靠的硬性证据,故楚辞学家赵逵夫先生另辟蹊径,从《礼仪·士冠礼》之祝辞中找到外证,从而作出《橘颂》乃屈原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的结论。……赵先生发前人所未发,他的论述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橘颂》创作过程的理解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橘颂》尽管有这样的一些与《士冠辞》的相似之处,可能屈原在写作《橘颂》时的确借鉴了《士冠辞》的立意和词语,或受到《士冠辞》潜在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表明这就一定是屈原在举行冠礼后抒怀之作,因为屈原也完全可能在他晚年回顾自己生平、总结自己志行时借传统的《士冠辞》形式以咏橘而自我

8、肯定、自我勉励。何况《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从其诗句的涵义并联系屈原全部辞作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情况来看,根本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而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一生志行的总结、肯定和自勉。6、《橘颂》创作的时间众说纷纭,第一段提到了一些原因,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因的一项是A.屈原生活的时代距离当今我们生活的时代十分久远,有关屈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