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西南商业发展与乡村社会:以清水江下游三门塘寨的研究为中心

清代西南商业发展与乡村社会:以清水江下游三门塘寨的研究为中心

ID:9601073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清代西南商业发展与乡村社会:以清水江下游三门塘寨的研究为中心_第1页
清代西南商业发展与乡村社会:以清水江下游三门塘寨的研究为中心_第2页
清代西南商业发展与乡村社会:以清水江下游三门塘寨的研究为中心_第3页
清代西南商业发展与乡村社会:以清水江下游三门塘寨的研究为中心_第4页
资源描述:

《清代西南商业发展与乡村社会:以清水江下游三门塘寨的研究为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清代西南商业发展与乡村社会:以清水江下游三门塘寨的研究为中心主体的各大姓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无不通过对村寨内公共事务的参与来确认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同时也通过本姓族人的活动或建树在村落社会中标识自己。这种标识在村落的许多公益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其深深的印记。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到,三门塘的七座古寨门,各有其名:大坪阶头的吴家大门、谢家阶头的谢家大门、刘家阶头的刘家大门、渡口拱桥阶头的刘家西大门、王家阶头的王家南大门、小寨阶脚的王家西大门、大兴团东边的王家东大门。而寨中的“某家阶(或街)”也都是各大姓氏各自捐修而以本姓命名的花街石板路。从现存碑刻来看,早在乾隆二十七年,在三门塘

2、吴姓就已“体先人之志,作善继之谋”,重修了大坪吴家阶。儒生彭效朝在为其所撰的《修路碑记》中云:“予思团中一阶,虽非通衢之要,有功德可纪;然吴君等此举,或亦有修路之心,并可以引入修路之心,亦甚有惬予修路之心。因不禁不揣固陋,遂搦笔而书,以志美焉。”⑦再如王家阶也是用整条的青石板从江边一路上坡一直铺至寨中,为道光三年王姓阖族共137人捐修,由本族庠生王政三撰写的碑铭《视履考详》云:嘉庆己卯岁,族中人始动重修街道之举。或曰:茅茨不剪,土阶三尺,尧帝有然,今当仍旧,无庸修。或又曰:兹处僻壤,非孔道通衢、车马辐辏,不必修。余思二说皆非。夫街者,携也;杂也,谓四出之所往来,携杂而别也。

3、斯地四姓聚处,各立有街,若刘则有西街,吴有东街,而王姓居中。在于前人,街已开辟,奈历年久远,崩缺颇多,难以便行。今值时和年丰,而族子侄等,募化本姓,捐赀重建,伐石塌平,继至今,事竟成功。往来共歌荡平矣。人日之暇,首人以序索余,因抒数语以记诸石焉。⑧这则简短的碑文,既表明了王姓族人在更早的时候就开辟了石阶,嘉庆己卯岁即准备重修;又指出现在正值“时和年丰”,于是“募化本姓,捐赀重建”。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碑文所记的四姓各立有街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到,所有这些以姓氏为名组织捐修的街道或其它公共设施,几乎无一例外都会刊碑记事,其中常常包含着对本姓历史的重新记忆或是对“我族”主体地位的确

4、认和重申。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下面对三门塘有关修桥修井等碑铭的分析中得到进一步的说明。比如,基本上被王姓为主的人群排除在三门塘最早迁居者之外、也无份参加前引乾隆三十四年南岳庙坊捐修的刘姓,在道光三年捐修三门塘寨口的时候,刊立了一座十分壮观的石碑,碑题《复兴桥》,碑亭左右刻有一副对联“巩固如金城多承祖德”、“坦平若鹊渡聊济人行”。兹抄录碑文如下:礄何以复兴名也?盖谓为后人者。能继志述事之言也。斯礄,水自右旋,抱树而下。而世业风水之术者,佥以礄足固一村水口,且外森立二石,名曰傍浦岩,又有古木左右映带,每谓坚如铁券、固若金汤,可卜。斯地之发祥焉,在明万历四十一年,有刘公唐万、舡万,

5、乃好善之人也,曾立石礄于斯,而村之财丁颇盛,此水口紧关之一验也。奈至乾隆戊辰,礄忽倾毁,难以遂志。故将石平街面,路因以改。今幸二公后裔,能继其志述其事,于嘉庆癸酉年,各家捐资,重修故制。登临望之,宛然虹卧春波、鹊填秋水矣。但是举也,固一村水口,虽或有感于风水之言,而其能承先人之遗志,便通往来行人,一为而三善俱备,讵非前已兴之,后必兴之,兴而又兴之谓哉。故乐其善而为言以寿石。⑨石碑还分别记录了刘姓的唐万公后裔26人和舡万公后裔6人的姓名及其捐银数。石碑所反映的前后捐银修整此桥者,均为刘姓一族所为,这或许跟刘姓作为大姓或成为大姓有关。显然,以“复兴”名桥乃一语双关,通过对明万历

6、间先祖善举的追忆,以及“固一村水口”风水重要性之复述,所谓“继志述事”,无疑是刘姓唐万、舡万二公后裔重温历史、激活自我主体意识,同时也向别姓他人昭示本族力量与团结的一次社会活动。在三门塘寨有十多口用石板铺砌的水井,很特别的是其中两口水井全由妇女捐修,坊间的解释是因为其时族中的男人都忙于做木材生意,无暇顾及此类事务。建于宣统三年的石井,从碑铭中可清楚知道是三门塘大兴团的王门十九位妇女捐修,而且还特别强调了本族妇女独捐的缘由,碑文云:稽井,由来久矣。唐尧凿井,兆民饮德,周王画井,数口无鑑。古时徙处。同井臼第,以井为利用饮泉之区,而以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患难相扶、持相亲睦之地。

7、迄今年代虽远,典章犹传,溯共现凤,令人景仰,如在目前。想我村大兴团,自始祖由黔徙处于斯,前后左右,山水环抱;房屋上下,稻田围绕。田坎行径湾中,涌出清泉,仿之廉泉让水,不足过之。吾先公昔年多伟人,屡钟贤士,井坎行径,约族人砌石修补,以便往来。自昔及今,历年久远,井石毁坏,泥土浸入,每逢春夏暴雨绵落,井泉清洁翻成混泥。族中妇女睹斯,同心动念,踊跃捐资,乐为造化,较先公之修凿,更加完善。井中踏石板,不使泥从中出,井外石板竖四方,俾免污流外浸,由此以后,泉流清洁,人生秀灵。缅先公至兹族居处,并无异姓,因以募化捐资,祗我一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