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的古典文学素养

浅谈语文教师的古典文学素养

ID:9600849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语文教师的古典文学素养_第1页
浅谈语文教师的古典文学素养_第2页
浅谈语文教师的古典文学素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师的古典文学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师的古典文学素养很多学生对语文科的古文有这样一种看法:平时上课不难、考试就是没有优秀成绩,老师讲的都明白、实际运用总是使不上劲儿,听着听着就厌倦了、古文难学,没啥学头,诸如此类,看法种种。学生为何有如此看法?为何会产生厌倦?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调查访问,问题归结到一点语文教师古典文学素养欠缺。如何才能吸引学生学习古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多年的实践而言,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古典文学良好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素养。  一、古典文学的基础知识  从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中国文学至少也有三千多年历史。可以说,中国文学的精华不是白话文,而是古典文学。小学阶段,古文(主要的诗歌)占据约

2、10%的篇目;到了初中,其份量增加到不少于25%;到了高中,其份量更是增至40%左右。而且,随着时代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古典文学的青睐程度更是与日俱增,其凝练隽永、含蓄而极富想像空间,更是引发不少人的追捧。因此,语文教学工作者一踏上语文教学的讲台,就与古典文学结下不解之缘,而且成其为教学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完成祖国文学精髓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必备以下基础知识。  1、古典文学常识的积累。包括从先秦文学开始的各阶段文学流派、文学代表作品,代表诗人、词人、散文家,代表的文学思想、文学思潮,作家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作品的写作背景等等。几千年的文学长河是浩翰精深的,甚至是复杂的,

3、作为只是从事教学而不作研究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游完这条河;更不可能、也更没有必要做个潜水员一定要求我们深入到时代的骨子里,做个考古学家。我们只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文学流派,这些流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都有哪些代表作品,这些作品都有哪些特色;了解从先秦到近代都有哪些代表的诗人、词人、曲作者、散文家,他们生活在哪些年代,这些年代都发生了哪些重特大历史事件,他们的主张是什么,他们的经历是怎样的、思想倾向是怎样的;等等。虽然不能倒背如流,但一定要做到如数家珍。如此一来,至少也能让学者对教者产生敬佩之意。  2、古典文学作品的大量涉猎。对

4、于古典作品,学生的感受普遍是晦涩难懂的,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一篇一篇的文章之中。教学时一篇一篇地进行,但具体操作时,可不能把他们一篇一篇地割裂开来,这一篇的某个句式、某个语法特征、某个词语的用法、某个字的含义,它不仅仅只是出现在这一文章里:唐人的诗里有这用法、宋人的词里也有这人用法、元人的曲里也出现这一用法。讲台上的教者虽不至于要去归纳整理成铅字,但自己至少也要在课堂上列举出它在不同文章中的表现;既让学生有了日积月累、也让学生有了不断的复习巩固。这样一来,语文教学工作者就只能而且只有通过一个途径才能达到目的--课余时间内,古典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一般来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者,至少不少于

5、二百篇;从事初中语文教学者,至少不少于五百篇;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者,那至少就得七、八百篇了。而且作品不能单一,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侧重诗词阅读、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侧重散文(但不能弱化诗词)阅读。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才能游刃有余,单调的课堂才能变得活泼丰富起来。  3、相应的古代历史知识。任何作品都不是作家囿于围墙内的简单想像。屈原奋笔写《离骚》、司马迁剐足著《史记》,李白要上天揽明月散发弄扁舟、杜甫能感时花溅泪独与老翁别,袁枚能在小苍山写诗话,洪迈能容斋随笔。他们都生活在什么朝代,为什么风格各异却同样精彩纷呈。学生可以不知,教者却不能不知;只有将作家作品与人物的生活时代联系起来,才能化枯

6、燥为生动、变晦涩于直白。  二、感受古典文学的基本能力  1、美读能力。朗读是古文教学最基础的工作之一。不管教者以何种方式切入,朗读却是必不可少的。要理解一篇古文,首先得能美读它。不少的教师都有这样一种结论,只要是能有感情地阅读古文的学生,他们学习古文的兴趣一定很浓,其古文知识也一定有很深的基础。作为教师,要让学生一开始就建立兴趣,自己必能抑扬顿挫地美读文章,在悦耳流畅中把学生带入境界。当然,这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但这能力对于古文教学却显得尤为重要。  2、古文美的感受能力。美的感受能力,指的是文言文教学中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学美的发掘。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

7、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重字词,轻鉴赏;重记忆,轻能力;重工具,轻人文的作法一直笼罩着当前的文言教学,而且时常出现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要解决当前文言教学中的枯燥乏味、事倍功半,教者应把重心放置于欣赏。赏文中之人、赏文中之事,赏文中之景、赏文中之情,赏文章之道,赏文章之雅。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掌握文章内容、领会作者情感,学习表现形式、感受文章美点;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读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