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99090
大小:187.9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3
《高考生物真题演练分类解析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考点13】生物的进化一、选择题1.(广东生物26)《物种起源》出版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多选)A.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B.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C.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认识到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2.(江苏生物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故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
2、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3.(上海生命科学27)甲型N1H1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A.基因组变异过快B.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过于简单C.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宿主的相似性很高D.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4.(上海生命科学32)某小岛上原有果蝇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A.43%B.48%C.52%D.57%5.(山
3、东理综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件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6.(江苏生物11)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7.(广东生物23)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普通野生稻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部分遗传多样性B.普通野生稻
4、的遗传变异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C.落粒性突变对普通野生稻有利,对普通栽培稻不利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8.(广东生物14)右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Ⅰ、Ⅱ、Ⅲ分别表示遗传(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图I说明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C.图Ⅱ反映出生殖隔离的生物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中相对稳定地共存D.图Ⅲ反映出的河流、森林和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相同的小气候特点二、非选择题9.(上海生命科学34)(10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
5、、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1)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加剧。2)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3)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
6、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______。10.(上海生命科学41)(11分)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1)假设:。(2)实验步骤:1)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地区B;2)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
7、和浅色蛾若干;3);4)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3)实验结果:如表1。根据表内数据在右下空白处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表1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地区项目浅色蛾黑色蛾工业污染区A释放数400500回收数52150B释放数500600回收数6030(4)结论:。(5)分析与评论:1)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2)已知桦尺蛾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蛾与浅色蛾杂交,F1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的蛾,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