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88457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网络新闻专题策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网络新闻专题策划浅谈网络新闻专题策划近两.L.年来,网络新闻专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专题化新闻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对于重大新闻事件、重要新闻选题的报道,网络专题常常是首选的形式。网络专题以集中的平台,融合了其它各种网络报道形式。它正如网络中的一个微型网站,集文字、图片、音视频、Flash、互动调查等表现形式于一体,可以看成是网络话语中最具包容性的文本形式。网络新闻专题在当今的新闻传播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对它的策划理论依据作分析。 一、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心理 受众,英语为Audience,字面解释是接受的大众。受众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
2、观上来看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实际上,互联网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网络传播中最活跃的驱动力量。施拉姆曾这样解释:受众参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换句话说,这个理论假设的中心是受众。它主张受传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人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传播学者研究发现,受众往往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能加强自己信念的信息,而拒绝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东西。人们通过大众媒介一般是加强自己的
3、已有观点,而不是改变其信念。这种选择性行为会体现在受众自由选择使用何种媒介以及接收何种信息上。这种心理就叫做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心理。 在近几年受众细分的发展趋势中,受众的选择性注意心理得到了明显体现。目前我国的新闻网站遍地开花,若网络新闻专题选题没有新意,内容设置同质化,显然不能满足目标受众群体的需求,也不能够吸引网民的注意。 在这一方面,腾讯网的新闻专题今日话题策划做得不错。我们来看一下腾讯网今日话题2012年2月份的一些新闻选题:第1984期:奢侈浪费的不仅是动车;第1985期:否认大屠杀,官员怎不驳;第1986期:不必放大为日本人找车;第1987期:叙利亚对记者格杀勿论?第1988期
4、:柳传志要担心万劫不复吗?第1989期:国外如何保护动物;第1990期:少女毁容罪在官二代?以上这些选题都紧扣时事,是当前社会聚焦的热点。将它们作为话题,可以将新闻话题进行延伸性挖掘,追踪整个事件的发展态势,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佐证事件的意义,满足网民对新闻事实的深度认识的要求。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美国传播学者E卡茨1974年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提出的。该理论主要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E卡茨曾经谈道:受众成员主动利用媒介内容,而不是被动接受媒介的控制,因此,它所假设的并不是媒
5、介与效果之间的直接关系,而是推定受众成员能够利用信息,他们对信息的利用也会影响到媒介效果。①很显然,E卡茨认为受众利用的是媒介内容,是信息来满足人们的个人需求,也就是他所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使用,使用的是媒介信息。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一种受众行为理论,它是从受众个体角度出发,研究受众个人为什么要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以及这种接触对他们来说具有什么样的效用。该理论假设受众是主动的、具有目标性的群体,受众个人在很大程度上挑选媒介以满足自身需要,该理论凸显了受众对媒介选择的主动性倾向。 其实网络新闻专题报道的受众多是善于思考的年轻人或者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信息充满兴趣但并不满足于被告
6、知简单的结果,深度专业的报道能够满足他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与满足,从而达到群体认同、共同体验,激起他们的讨论和思考。 我们可以看到,在今日话题中的许多话题后面,网友们纷纷跟帖,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截止2012年2月28日8点止,就当日的话题少女遭毁容,罪在官二代?,网友发表的评论就有15344条。如网名为超超木头的网友发表评论为什们周岩毁容了,自己的家庭几乎拿不出治疗的费用,而陶的父亲称:只要承认了陶在事情发生后积极主动的救助行为,就可以提供医疗费用。为什们仅仅一个科级干部的家庭,收入就和平民百姓差距那么大,难道不应该反思什么么??该专题右侧还设置了投票区,网友们可以表
7、达自己的新闻立场你觉得惨案与官二代身份有关吗?。256807人投票表示有很大关系,2535人投票表示基本无关。 三、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