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88353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吕振羽与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吕振羽与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初的阶级社会。依此,马、恩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不是在国家出现前,而是属于国家的历史时代的范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吕振羽说:"所谓“亚细亚的“社会的内容,一面具有奴隶主和奴隶之社会的阶级构成和它们间特定的生产关系,这在本质上与古希腊罗马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又具备着土地国有、中央集权、公社形态、国家治水事业等特殊形态,这是古希腊罗马所不具备或不在其全部过程中都具备的诸特征。在这种种特征中,最基础的东西,却是奴隶制度的生产关系、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阶级的对立;其他则是建基于地理条件的差异性和其发展的不完全性等等而形成起来的。
2、"(注:吕振羽:《"亚细亚生产方式"和所谓中国社会的"停滞性"问题》,《理论与现实》第2卷第2期,1940年。)吕振羽还指出,在古代东方各国发生军事征服的情况下,"统治阶级的奴隶主和下层自由民诸阶层或等级,大都是出身于征服者的种族而从其内部分化出来的;被统治阶级的奴隶与所谓“半奴隶和农民“,主要是被征服的“异族的人民与战争俘虏构成的;奴隶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全国的土地在名义上均属于国家所有,通过村社的分配,自由民都有使用的权利,但实际上仍是有些人占有较多土地,有些人丧失土地。农村公社的形式,是一般地存在着的。不过在这里,所谓农村公社有两种形式:一是统治阶级自己管辖的公
3、社,有着奴隶主、一般自由民和奴隶的阶级构成的内容;一是被征服“异族“的公社,允许其保持原来的组织与“内部自治“,只须向国家“支付租税“--这也就是所谓“半奴隶的农民“--和充作奴隶的人口等。"(注:吕振羽:《关于中国社会史的诸问题》,《理论与现实》第2卷第1期,1940年。)吕振羽在阐述自己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认识时,对苏联和日本学者的见解都有所评论,其中值得特别提出的是他对日本学者早川二郎"贡纳制"的批评。何干之在1937年出版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一书中,曾肯定了早川的"贡纳制"说,认为中国古代历史的特点,都可以由此得到说明。何干之这本书对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
4、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作了系统的介绍和评论,在读者中有较大的影响。可能正因为这个缘故,吕振羽觉得需要对"贡纳制"说作更多的剖析。早川二郎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乃是一种贡纳制,它是"氏族制时代到奴隶所有者社会经济构成的过渡期,不待说,它并非什么独立的社会经济构成。在生产方式上说,这里只能看到公社制度与初期家内奴隶制度的混合"。(注:早川二郎:《古代社会史》,耕耘出版社1946年版。)吕振羽指出,所谓"过渡期",不是原始公社制生产方式占优势,便应是奴隶制生产方式占优势,绝不能是两种生产方式的"均衡",或既非前者又非后者。早川认为过渡期意味着氏族制的"最后阶段",但他的"贡纳制"又已
5、经产生了国家,这是理论上的一个矛盾。贡纳制是从国家尚未出现的原始公社末期到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都存在过的形态。马克思说:"征服者一方面容许被征服者继续原来的生产方式,一方面以获得贡物为满足。"(注:吕振羽引自《马克思全集》日译本第10卷。)无论是征服者或被征服者,贡纳制都不改变它们原有的生产方式,这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王朝和一些藩属的贡纳关系中也可得到证明。应该说,吕振羽对贡纳制的上述分析是很有说服力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前苏联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在很长时期内曾被视为禁区。但在中国,这个问题却始终吸引着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巨大兴趣和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6、束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亚非拉国家在取得独立之后,面临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问题。亚细亚生产方式重新成为许多国家进步学者热心探讨的课题。但无论在中国或在国际上,对这个问题所作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解读迄今并没有一致的认识。可以预计,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今后还会继续下去。而以往一些学者们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成果,对于后来者的继续探讨无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当然也包括吕振羽有关这个问题的论述。四、对所谓"中国社会之特有的停滞性"的批判马克思在阐述亚洲一些国家和社会形态时,曾经提到过这里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历史特点。例如他说过:"从遥远的古代直到
7、十九世纪最初十年,无论印度的政治变化多么大,可是它的社会状况都始终没有改变。"(注: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5页。)他还多次谈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古老传统极其牢固,使得所有制形态很难发生变革。当马克思对亚洲社会形态作出这样一种判断时,他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一些西方的商人、旅行家和传教士有关东方各国的文字记载。这些西方的商人、旅行家和传教士对东方各国的描述,固然有不少是他们耳闻目睹的材料,但它们不免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有些材料甚至是来自错误的传闻。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他们所能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