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基于循环经济的广州产业优化发展研究

浅论基于循环经济的广州产业优化发展研究

ID:9580293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3

浅论基于循环经济的广州产业优化发展研究_第1页
浅论基于循环经济的广州产业优化发展研究_第2页
浅论基于循环经济的广州产业优化发展研究_第3页
浅论基于循环经济的广州产业优化发展研究_第4页
浅论基于循环经济的广州产业优化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基于循环经济的广州产业优化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论基于循环经济的广州产业优化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原则,研究发展循环经济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尝试寻找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理论的耦合点,并以广州市为例,分析广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和问题,探讨发展循环经济路径下推动广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重点,并从制度保障、产业政策、技术支持、社会氛围和发展规划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优化;循环经济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这与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密切相关。加快经济发

2、展方式转变,成为决定我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经济发展方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和广东省先后出台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广州被选定为广东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城市,这为广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要求广州必须站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高度,基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进行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    二、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1.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和方法论原则。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

3、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首先,循环经济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经济,其目标是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其次,循环经济是清洁节约型经济,强调节约使用资源,注重废弃物的减量化。第三,循环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冲突的最佳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物质循环过程。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Reduce)、产品再利用原则(Reuse)和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Recycle)。  2.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循环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提高,更要协调生态安全。循环经济下的产业结

4、构优化策略应符合“3R”原则。按照减量化原则,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按照再利用原则,要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力发展维修、维护、翻新等售后服务行业。按照再循环原则,要推动不同行业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地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三、广州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及存在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在1978年的基础上翻了6.5番。尽管存在通货膨胀,但实际增长还是非常显著。按照不变价计算,30年来GDP保持了1

5、4.1%的年均增长速度;其中工业增长尤为迅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20世纪90年代是增长最快的十年,1991年~2000年,GDP年均增长22.2%,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年均增长16.6%。“十五”以来,经济继续快速增长,2001年~2009年GDP实际年均增长13.6%。自1990年以来,广州GDP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6至7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历了三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一次调整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时期,广州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率先实行对外开放,通过“三来一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食品、饮

6、料、纺织、成衣、家电等劳动密集型工业,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优势明显并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轻型外向性工业体系,同时,第三产业也蓬勃发展起来。第二次调整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时期,广州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7.4%,开始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顺序由“二三一”变为“三二一”。第三次调整开始于本世纪初,广州在继续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促使信息技术向各个产业渗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转向集约,外延转向内涵。这次调整的成效是明显的,2008年

7、汽车、石化、电子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08.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38.8%。  3.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在新的时期,随着周边地区产业的崛起、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显现,广州现有产业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产业整体效益偏低,产业竞争力不强,制约了广州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性问题。广州产业结构与不断提高的经济持续发展能力要求不协调,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