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简述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述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策略研究 论文关键词:近代历史建筑 住宅保护 住宅改造 汉口水塔 论文摘要:目前,武汉存留了众多珍贵的近代历史建筑,急需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文脉,再现风采.以著名的汉口水塔和胜利街一幢普通的原日本军官住宅为例,介绍其保护与改造的不同策略,分析异同,探讨武汉市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的新策略. 在武汉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大量遗留于三镇早期繁华地段的近代历史建筑却如同风中残烛,历经岁月变迁,整体老化,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寿命期,在城市化进程高潮的背景下面临着拆迁
2、、改造的困境.将它们作为城市文脉、地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1武汉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策略 武汉存留了众多珍贵的近代租界建筑和民居建筑,除少量具有特殊意义的优秀建筑成为供市民瞻仰、游览的场所外,绝大多数历史建筑因功能、外观和基础设施严重老化,迫切需要改造.改造的前提是使建筑的历史文脉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重要结构的改变降到最低限度,建筑容纳新功能,并使改造后的建筑可以复原,具有可逆性,再现建筑的昔日风采与辉煌.这种做法可以使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功能置换和经济发展等难题化解,将成为近代历史建筑
3、重获新生,城市整体空间形态保护的新策略. 1.1汉口水塔保护与改造策略 据武汉市志记载,上世纪初,随着城市密度增加,火灾发生频率也居高不下,损失惨重,消防设施由此孕育而生.汉口水塔建于1909年,地处中山大道,由英国设计师穆尔设计,广荣兴营造厂营造.建筑为砖结构,平面呈八边形,地上七层,地下设有水池,造型简约,体量挺拔.水塔当时隶属于商办既济水电公司水电厂,是汉口最高的建筑,集望,居住、办公等多种功能,既提前预报火灾的位置,又可供消防队补水. 历史变迁,昔日最高的标志性建筑已被包围在佳丽广场、大洋百货等
4、众多大体量现代建筑之中.尽管形态优美,色调古朴,线脚考究,毫不逊色于晚辈,但由于消防功能消失殆尽,汉口水塔也只能迎合繁华的商业区,扮演起蹩脚的买卖角色来:商业改造后的水塔外墙面粉刷的是与建筑红砖相近的红色涂料,配以白色的檐口、柱式、锁石、栏杆和多幅巨大的广告牌.加建部分的粗劣品质极大地降低了水塔的美学价值,远不能与建筑内部原有细部相比,令人叹息. 水塔沿中山大道一侧的裙房被加建成一个四层的商贸城,建筑内部围绕中庭,设置一圈内廊式的零售店铺,由于没有相关的原平面资料,对水塔室内改造程度不得而知.但作为室内商业
5、街,商贸城的容积率较小,交通流线不太便捷.另一侧的临街一层,分别租赁给珠宝店与美发店;二层租赁给一所美容院;三、四层则是美发店的员工宿舍和仓库;五层是大汉口商贸公司的办公楼,可空无一人;六层则是居民楼,被分隔成了好几户人家,狭小的空间超强度使用.由于水塔原有楼梯被封死,只有美发店内的一“曲径”通向电梯,公共的垂直交通极其不便,更无法登上七层和楼顶,体会望火情的场景.建筑二层以上的内部空间处于无保护、未经过改造状态,各个时期的木质、石质楼梯,绿油漆或石灰粉刷的墙面、木板隔墙都有.甚至可以透过没有玻璃、摇晃的木窗
6、,看到晾衣绳上美发店的各色毛巾和居民废弃物,在二楼平台上所见犹如当年的万国旗迎风招展. 1.2汉口胜利街原日本军官住宅保护与改造策略 一幢原日本军官住宅,位于汉口胜利街(原日租界)256号,因其普通的建筑外型和建造背景,在珍贵的租界建筑群中稍显逊色,没有关于它的详细资料.这座两层的住宅楼建于20世纪初,是类似于to.的殖民色彩变成了原汁原味的中国情怀.这种有意识、有计划的改造,将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商业经营相融合,虽在过程中存有遗憾之处,但业主强调将日本帝国主义所遗留的建筑,在保护的前提下加以改造,变成为
7、国人所用的民族风格,彰显爱国情怀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更具现实意义的是探索出一条近代历史建筑通过民间投资,功能置换,低成本高回报的保护与改造思路. 2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策略 同为近代历史建筑,著名的汉口水塔和胜利街一普通的原日本军官住宅的生存现状反差较大,两案例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保护与改造策略产生的不同结果. 2.1保护与改造的定位问题 对于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的定位,涉及到产权、功能置换等多方面问题. 首先,大部分近代历史建筑的产权属于国家,政府依法将历史建筑经营权转让给有关单位或个人,由
8、两者共同负责建筑外立面、室内的装修与维护;某些普通近代建筑则可将产权转让给个人,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根据业主意愿对其进行改造.以上两种方式从侧面影响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和改造品质:一般而言,承租方由于只享有短期使用权而不拥有产权,追求短期商业利益往往会影响历史建筑原貌的维护,甚至会破坏其历史价值;而产权转让后的使用者享有产权,投资通常具备理性的中长期规划,将更珍视和发掘建筑的文化价值.其次,随着新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