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54188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2
《酵母菌发酵川乌、附子的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酵母菌发酵川乌、附子的初步研究作者:葛喜珍刘洁苏建树,郑来丽,李利辉,赵有玺,田平芳【摘要】目的探讨酵母菌发酵对川乌、附子(黑顺片)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取酵母菌直接发酵和以面粉为基质进行酵母菌扩增,之后再与川乌、附子混合两种发酵方法,水煎提取、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和浸膏得率。结果酵母菌直接发酵生物碱含量最高,酵母菌+面粉再与川乌、附子混合发酵后生物碱含量略低,但浸膏得率最高,两种方法发酵均高于传统水提法。结论酵母直接发酵川乌、附子能明显提高总生物碱含量和浸膏得率。【关键词】川乌;附子(黑顺片
2、);酵母发酵;总生物碱;浸膏得率川乌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的干燥主根,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功效,附子为子根,具有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的作用。川乌、附子两药材同源,均为临床常用品。川乌、附子的主要成分之一生物碱是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有效成分,同时又是导致中毒的成分,由于乌头碱致毒事件频频发生,制约了乌头属中药的应用[1],《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川乌、草乌的用量减至35g,以减量减毒,这种做法以疗效为代价换取用药安全。如何通过简单设备、方便操作、低成本加工保证川乌、附子的疗效,同时又
3、降低其毒副作用,达到减毒增效是现代中药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2]。发酵是传统中药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发酵作为一种加工工艺不但改变煎、煮、熬、炼、蒸、浸的传统工艺,而且使药效提高、药性发生改变,在有毒药物的研究方面蕴藏着极大潜力[3]。为此本研究尝试以无毒副作用的酵母菌发酵川乌、附子,阐明此菌发酵对附子、川乌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为下一步药效和毒理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仪器 1.1材料制川乌、附子(黑顺片)均购自河北安国长安药材行,经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教研组鉴定为正品;安琪
4、高活性干酵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蛋白胨、酵母浸粉、琼脂粉,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葡萄糖,北京化学试剂公司产品;溴甲酚绿(BCG)试液依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配制;乌头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产品,批号:11072-200410。 1.2仪器超级洁净工作箱DL-CJ-2ND(北京东联哈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立式压力整齐灭菌器LS-835L型(江阴滨江医疗设备厂);新型恒温振荡器ZHl水中。 YPD固体培养基:蛋白胨20g,酵母浸粉10g,葡萄糖20g,琼脂粉2
5、0g于1000ml水中。 酵母菌活化培养:固体培养基高压灭菌后,倒入平板,23h凝固,待用。用少量无菌水溶解干酵母成膏状,挑取膏状酵母,接种后放入29℃培养箱培养3d待用。 酵母菌扩大培养:挑取已活化的菌体,深入液体培养基中轻轻搅拌,于29℃摇床培养3d,待用。 川乌、黑顺片发酵:无菌条件下,将活化培养的200ml酵母菌悬液分别与高压灭菌的川乌40g,黑顺片40g,川乌20g+黑顺片20g,粉末搅拌,根据预试验放入29℃摇床培养5d,菌悬液颜色变深。 2.3提取分别取发酵前后的川乌、黑顺
6、片各40g,川乌20g+黑顺片20g,用300ml蒸馏水煮3次,时间分别为1.5,1,0.5h,过滤,合并滤液,离心,取上清,减压蒸发至100ml。分别取上述浓缩液50ml,用氨试液调pH=9,之后依次用乙醚25,20,15,10ml萃取4次,上层溶液水浴蒸干,取氯仿共5ml转移残渣至分液漏斗,以HCl(0.1mol/L)5,5,5ml萃取3次,合并上层液,氨试液调pH=9,再用三氯甲烷10,10,10ml萃取3次,取下层,水浴蒸干。用0.01mol/LHCl将残渣转移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进
7、行总生物碱检测。 2.4总生物碱检测 2.4.1乌头碱对照品溶液配制精密称取乌头碱标准品2.53mg置10ml容量瓶,以0.01mol/L的盐酸溶液定容,作为对照品。 2.4.2检测波长确定取一定量的对照品溶液于100ml分液漏斗中,加入pH=3.50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5.0ml,BCG试液2.0ml,氯仿10.0ml,加适量蒸馏水使水相成10ml,充分振摇均匀,静置1h分层。将下层氯仿液放入装有少量无水硫酸钠的10ml容量瓶中。另取10.0ml氯仿置100ml分液漏斗中,同法操作
8、,作为空白对照,于2007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光谱扫描。结果表明本品在412.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此波长下空白对照的干扰比较小。见图1。 1-样品;2-标准品;3-阴性样品 图1乌头碱-BCG紫外可见光谱 2.4.3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乌头碱标准溶液,0.4,0.5,0.6,0.7,0.8,0.9ml,分别置于干燥分液漏斗(100ml)中,加缓冲剂5.0ml,溴甲酚绿溶液2.0ml,蒸馏水定容10.0ml,摇匀。再精密加入氯仿10.0ml,充分振摇3min,静置1h后,分取氯仿液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