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类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类型分析作者:谭晖 安爱华 王震维 袁仁曦 汪玲 中学生的社会环境和其生理年龄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学时期是人生的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学校、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中学生心理问题也有上升趋势[1]。这种现象越来越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有关调查显示约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2]。关注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及学校健康促进的重要任务。本文作者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
2、上海市区4所中学抽样调查,以了解中学生的人格类型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建立中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建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上海市卢湾区4所普通中学预备年级~高二年级的部分学生,作为被调查者。每一年级约150~200人,共1128名学生,其中男562人,女566人,年龄12~17岁。 1.2 方法 1.2.1 心理健康状况测定 采用华东师范人学心理学系周步成制订的适用于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3]。MHT问卷包含8个因子
3、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X量表),8个因子分别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标化后总分≥65或各因子分≥8判为心理障碍。并根据各因子分的大小进一步分析引起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1.2.2 个性特征测定 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4],其中初中组采用儿童版(适用年龄为7~15岁),高中组采用成人版(适用年龄为16岁及以上)。EPQ问卷包含E、N、P、L4个量表,L为效度量表,根据其余3量表得分将个性类型分为内向(E内向)、外向(E外向)
4、、神经质或情绪不稳(N)和精神质(P)。 1.2.3 有效问卷筛查 如果EPQ的L量表≥85%或MHT的X量表≥7,为效度可疑,共92份,占样本总数的8.2%,予以剔除。因此本次调查有效问卷为1036份,男526人,女510人。 1.2.4 统计方法 采用Epiinfo建立数据库,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1.1 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从总体来看,除冲动倾向得分初、高中学生无明显差异外,其他量表得分经F检验,差别有显著性,但并非随年级
5、增长而增加,而是出现了预备和高一年级学生得分最高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男生孤独倾向较明显,女性学习焦虑得分较高,尤其是初二之后,这种性别差异明显增大(表1)。 2.1.2 不同年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 中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为24.9%,初、高中无明显差别。各因子中除学习焦虑高中明显增多外(OR=5.5),其他各因子初、高中无显著性差别。各年级中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以预备、高一年级和初二较高,分别为31.4%、30.8%和28.8%。在预备年级学生中,造成心理障碍的主要问题是自责和对人焦虑,高一学生
6、则主要是恐怖和自责倾向(表2)。 2.1.3 中学自杀意念存在率 以EPQ量表中自杀相关题目的阳性回答率作为自杀意念存在率,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达到20.7%~39.0%,其中高中女生尤其突出,为39.0%(表3)。 2.2 人格类型构成分析 EPQ将人格划分为E内向、E外向、N和P4种,其中N量表反映情绪的稳定性,因此可根据E、N量表得分进行E-N二维分型,从而分析人格的稳定性。中学生人格类型构成:E外向型最多,占60.7%~71.5%,E内向型、N型次之,P型最少,仅占2.
7、7%。人格稳定性亦以外向稳定型占多数,以内向不稳定型最少。高中与初中学生比较,外向稳定型所占比例减少,而N型、内向不稳定型所占比较较高(表4)。进一步分析发现,男生中P型明显高于女生(分别为4.5%、0.8%,P<0.01);不稳定型中初中男生多于女生,高中则女生多于男生。 2.3 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状况 N型学生中,心理障碍发生率和自杀意念存在率最高,其次为P型;不稳定型学生中心理障碍发生率和自杀意念存在率明显高于稳定型学生(表5)。 2.4 中学生心理障碍高危人群的判别 本
8、研究及相关研究的结果证实人格类型与心理障碍的发生关系密切,N型、P型及不稳定型人群中较易发生心理障碍,因此特定的人格类型可作为心理障碍高危人群的筛查指标。鉴于近年中学生自杀率不断增高且对学生生命的严重威胁,本研究将自杀意念的存在也作为高危人群的筛查指标之一,提出心理障碍高危人群的筛查指标体系如表6。据此对心理障碍及其高危人群建立心理档案,并开展相应的干预性服务。 以上述指标体系分析本次调查的学生,心理障碍占24.9%,高危人群占14.7%,心理健康者占60.4%